我们对人工智能的误解有多深

人工智能技术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存在各种风险。理论上可能存在以下四种风险。 2020-03-31 20:00:59 人工智能AI 2020之最:最实用的机器学习工具有哪些? 就如同制作米其林菜肴,拥有井井有条的厨房固然重要,但可选择的东西太多也着实让人烦恼,建立良好的机器学习(ML)应用程序也是如此。 2020-03-31 18:47:22 机器学习ML应用程序 体验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天元深度学习引擎与TensorFlow,PyTorch的对比 原创 深度学习驱动之下最早创业的中国AI独角兽旷视,宣布开源自研深度学习框架MegEngine(Brain++核心组件之一),中文名天元——取自围棋棋盘中心点的名称。 2020-03-31 10:15:42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天元 Google Cloud 发布 COVID-19 数据集,可构建 AI 模型来对抗疫情 3 月 31 日,Google 正式宣布启动一项名为新型冠状病毒公共数据集(COVID-19 Public Datasets)的项目,该项目将托管一个与疫情相关的公共数据资料库,并将它们开放,以便外界自由访问和分析。 2020-03-31 10:13:04 Google 开源技术 高科技:美国开发远程人脸识别系统 实现1公里内目标识别 来自外媒消息,近日,在《新科学》杂志刊登了一篇报道:美国军方正在开发一种便携式人脸识别设备,能够识别一公里外的目标。 2020-03-31 10:05:23 人脸识别人工智能数据 如何通过AIOps将智能注入IT运营 试图更好地监控IT资产的组织正在转向人工智能,以便在性能问题出现之前解决掉,并在感受到负面影响之前自动将其修复。 2020-03-31 09:55:31 AIOps人工智能AI 跨物种造物,AI将长颈鹿图片转换为鸟,还骗过了人类与机器 当人们研究人工智能生成和检测图像的方式时,都需要明确一个研究主题。近期康奈尔大学的三位研究人员 Daniel V. Ruiz,Gabriel Salomon,Eduardo Todt 决定训练人工智能将长颈鹿的图片转化成鸟的图片。

人工智能技术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存在各种风险。理论上可能存在以下四种风险。

[[320546]]

人工智能技术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存在各种风险。理论上可能存在以下四种风险。

技术失控。技术失控指的是技术的发展超越了人类的控制能力,甚至人类被技术控制,这是很多人最为担忧的风险。现有人工智能技术仅在满足强封闭性准则的条件下,才可发挥其强大功能;在非封闭的场景中,现有人工智能技术的能力远远不如人类,而现实世界的大部分场景是非封闭的。所以,目前不存在技术失控风险。

技术误用。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技术误用包括数据隐私问题、安全性问题和公平性问题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放大这些问题的严重程度,也可能产生新的技术误用类型。在现有条件下,人工智能技术本身是中性的,是否出现误用完全取决于技术的使用。因此,对人工智能技术误用的重视和风险防范应提上议事日程。

应用风险。应用风险指的是技术应用导致负面社会后果的可能性。目前人们最担心的是人工智能在某些行业中的普遍应用导致工作岗位的大量减少。应用风险是由技术的应用引起的,因此关键在于对应用的掌控。根据强封闭性准则,人工智能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应用往往需要借助于场景改造,而场景改造完全处于人类的控制之下,做多做少取决于相关的产业决策。

管理失误。人工智能是一项新技术,它的应用是一项新事物,社会缺乏管理经验,容易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为此,更需要深入理解人工智能现有成果的技术本质和技术条件,确保监管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

目前对人工智能存在三种认识误区:

是人工智能已经无所不能,因此现有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无条件地应用。根据强封闭性准则,现有人工智能技术远未达到无所不能的程度,应用是有条件的。因此,在产业应用中亟须加强对强封闭性准则的认识,加强场景裁剪和场景改造,避免违反强封闭性准则的盲目应用,而这种盲目目前在国内外都十分普遍,不仅浪费资源,更严重的是干扰了有希望成功的应用。

是现有人工智能技术不能大规模实际应用,因为现有人工智能技术依赖于人工标注,并不智能。现有人工智能技术并不局限于深度学习,而暴力法和训练法的结合可以避免人工标注,而且符合强封闭性准则的应用场景可以有效地实施数据采集和人工标注。目前一些应用不成功的原因在于违反了强封闭性准则,而不是因为现有人工智能技术不能应用。这个误区往往发生在对人工智能技术有一定了解而认识不到位的情况下。与第一种误区一样,这种误解会严重影响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应用的进度。

是在未来20年—30年内,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将超越某个临界点,之后人工智能将不受人类控制自由发展。根据强封闭性准则和全球人工智能研究现状,这种“奇点说”在技术范围内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封闭性准则包含的一些条件,如模型的语义完全性、代表性数据集的有限确定性,通常需要借助于强封闭性准则要求的人工措施的辅助才可以满足。假想未来有可能突破这些限制,与人工智能目前已具备突破这些限制的能力,完全是两回事。即使将来突破了某种限制,还会有新的限制加以约束。这一类说法无形中假定,可以存在脱离具体条件的人工智能技术。这种技术是否可能存在,目前并没有任何科学证据的支持,有待于未来的观察和研判。

以上三种误区是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思想障碍。封闭性和强封闭性准则立足于现有人工智能技术本质,为消除这些误区提供了依据,也为观察、思考和研究人工智能发展的其他问题,避免重复以往人为放大“周期性起伏”的干扰,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3年5月4日 11:56
下一篇 2023年5月4日 11:56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