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物联网预防火灾

每年,意外和故意的火灾都会造成大量财产损失,并导致人员伤亡,而物联网设备可以帮助从源头上消除火灾隐患。 2019-10-31 08:03:40 物联网火灾IOT 区块链+物联网 简直就是天作之合 区块链如今可以说是名正言顺,现在各行各业都开始布局区块链。随着国家政策的开放,区块链的春天真的到来了。 2019-10-30 17:17:35 区块链物联网技术 加强联网企业网络安全的6条建议 消费者的数据泄露造成的经济损失正被大规模曝光。Facebook在欧洲因泄露3000万用户的账户可能面临着16亿美元的罚款,优步预计将为其2016年的数据泄露事件支付1.48亿美元。如此严厉的罚款证明:即使是全球比较大的企业在网络安全方面可能也很脆弱,并且现在政府对企业的网络安全负有更多责任。 2019-10-29 16:37:08 网络安全物联网软件 物联网背后的技术 尽管所有这些可能很快到来,但我们仍然需要了解使梦想成为现实的无数幕后技术,如果没有它们,梦想将永远无法实现。 2019-10-29 16:08:41 物联网RFID技术 帮助解决企业物联网安全风险的3个关键问题 与PC或服务器不同,它们没有安全性。这些计算机大多数都是特制的,没有“黑匣子”。这意味着安全系统通常无法安装,并且传统的安全扫描解决方案很难理解这些计算机到底是什么,更不用说与它们相关的风险了 2019-10-29 15:59:38 物联网安全工业4.0 从7600万个5G连接中,我们发现了7种最有前景的5G物联网应用 近日,物联网市场调研机构IoT Analytics调研了44种不同的5G物联网用例,预计到2025年,这些用例将覆盖7600万个5G节点,本文重点介绍了其中7种最有市场前景的5G物联网用例。

每年,意外和故意的火灾都会造成大量财产损失,并导致人员伤亡,而物联网设备可以帮助从源头上消除火灾隐患。

无论火灾是意外还是人为,都很难预测开始燃烧的确切时间以及蔓延的速度。

根据2019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尽管烟雾探测器使美国家庭的火灾风险降低了一半,但令人担忧的是,这些装置的故障率仍然高达17%,光是电池没电就导致了至少四分之一的烟雾探测器无法正常工作。

还有一个烦人的问题,香烟或熏香、烹饪或不相关湿度的增加会产生虚假警报。

[[280851]]

问题

这些装置缺少一种能准确替代人为探测和控制火灾方法的能力。

因此,这为物联网创造了空间,物联网可以提供全天候的防火解决方案,以实现更快的响应速度和高效的消防救援。传统的烟雾探测器已经成为过去,因为在物联网时代处理火灾需要一种更具战略性的综合方法。

火灾是如何造成的

除了森林大火和人为纵火之外,大多数住宅火灾事件都可以追溯到线路故障、煤气泄漏、蜡烛、易燃酒精和烹饪火焰等。

每一场火灾事件都有一些共同点,如热放反应、能量的快速释放等,而燃烧的快慢取决于物质环境的可燃性。

然而,也有一些关键区别。如果有易燃液体,如汽油或液化天然气,则由于其挥发性气体而导致自燃,而且燃烧速度也非常快。

另一类火灾具有较慢的氧化速度,可以长时间不被发现。到目前为止,这种火灾更危险。无人留意的烟蒂、裸露的光伏电池或萘球都会导致缓慢的闷烧,只需一个触发因素即可点燃并持续蔓延。

如何利用物联网系统预防火灾

无论火灾是明火还是闷烧,检测和消除该问题都需要在一个集成框架中使用以下机制/设备。

  • 一种早期预警系统,它可以预测火灾的发生而不仅仅是探测到它。为此,需要使用烟雾探测器和传感器来评估事件区域。
  • 智能手机或智能扬声器上的警报系统
  • 可以辨别面包烤焦或蒸锅水汽的警报探测器
  • 基于摄像头的监控系统可以跟踪火灾或纵火事件
  • 长寿命电池或110-240伏有线电源以及低电量警报
  • 通过WI-FI或低功耗无线网络(如LoRaWAN)进行连接,可以改善安全反馈。

这种框架的其他附加组件可以包括自动洒水装置、灭火器和其他消防设备。

目前,一些主要的工业火灾探测公司使用集成方法来探测和控制火灾。为此,他们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将传感器、摄像头监控和天气预报/火灾危险分析结合起来。

预防火灾的物联网设备

目前,谷歌 Nest Protect是预防火灾的最流行设备之一,尽管它不是集成框架。

该设备有一个一氧化碳探测器来检测无烟燃烧的可能性,还有一个光谱传感器来探测明火和闷烧火灾,以及带有电池电量检测的智能手机报警器。

总结

每年,意外和故意的火灾都会造成大量财产损失,并导致人员伤亡,而物联网设备可以帮助从源头上消除火灾隐患。

你会购买智能火灾探测和控制设备吗?请在评论区告诉我们。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3年5月4日 02:27
下一篇 2023年5月4日 02:27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