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坚持“保险姓保”惠民生

来源:人民日报保险业要加快转型、精耕细作,着力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备、保障全面、竞争有序的供给体系,支持兜底性、普惠型、多样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近日,保险企业陆续披露了20

  来源:人民日报

  保险业要加快转型、精耕细作,着力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备、保障全面、竞争有序的供给体系,支持兜底性、普惠型、多样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近日,保险企业陆续披露了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总体看,险企营业收入、净利润等主要指标表现良好,在稳住“量”的同时,实现了“质”的提升。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各家上市险企在与百姓生活关联密切的养老、健康等民生保障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好业绩。

  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当前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发展不够平衡,加快发展“第三支柱”的任务十分紧迫。从年报看,上市险企积极参与“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创新推出投保简便、收益稳健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产品。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启动以来,不少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积极投保。随着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未来将有更多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从中受益。

  保费只要100多元、能满足多数居民医疗费用“补充报销”所需……近年来,城市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惠民保”颇受消费者青睐。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中旬,已有58家保险机构在27个省份开办该类业务,总参保人数超过7000万。上市险企是其中的主力军,仅中国人保,就在全国140多个大中城市推出了“一城一品、一城一策”的服务。保险企业主动做好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使以往老年人、慢病患者等群体没办法投保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的状况得到改观,助力织密百姓“病有所医”的保障网。

  眼下,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入住保险企业投资建设的养老社区、医养机构。年报也反映出,各家险企充分利用保险资金长期性、稳定性的特点,以及保险行业在费用管理、健康服务等方面的技术优势,锚定“大健康”“大养老”发展方向,整合康养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健康和养老服务。

  保险业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只有坚定不移服务民生,行业成长才能“根深叶茂”、基业长青。相关政策应时而出,也为保险业更好惠民生开拓出广阔空间。

  明确进一步扩大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制定完善重疾险、意外险、互联网人身保险等领域监管制度;推进个人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今年以来,一系列政策接连落地,将有效激发保险行业发展活力,促进良性竞争,引导、激励、鞭策各家企业在民生保障领域大显身手。

  也应看到,推动“保险姓保”,还有许多工作需做实做细。比如,“惠民保”类健康险业务虽广受消费者欢迎,但险企普遍面临数据基础有短板、盈利情况不理想等问题,亟待完善顶层设计,从行业层面强化信息共享、费率厘定、风险管控等工作。再如,做强养老“第三支柱”,要考虑我国养老保障体系沿革、居民养老传统和保险业发展实际,小步慢跑、总体渐进。

  总而言之,保险业要加快转型、精耕细作,着力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备、保障全面、竞争有序的供给体系,支持兜底性、普惠型、多样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2年5月9日 06:39
下一篇 2022年5月9日 06:39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