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缩水、VC散退,投资人东南亚“掘金”梦碎?

《科创板日报》3月9日讯(编辑 田箫) 曾经被乘风破浪的出海企业、资本看好的东南亚市场,似乎正在热潮减退后逐渐露出真容。独角兽缩水、风投数量下降,这块曾被寄予众望的新兴市场,正在面

  《科创板日报》3月9日讯(编辑 田箫) 曾经被乘风破浪的出海企业、资本看好的东南亚市场,似乎正在热潮减退后逐渐露出真容。

  独角兽缩水、风投数量下降,这块曾被寄予众望的新兴市场,正在面临必经的挑战。

  明星独角兽“缩水”,东南亚增长“狂潮”不再?

  曾经被国内资本热捧的东南亚明星独角兽,正在批量“缩水”。

  截至2022年12月中旬,印尼最大科技公司GoTo、印尼电商平台Bukalapak和新加坡网约车巨头Grab,这三家东南亚独角兽自上市以来,市值总计缩水510亿美元。它们的背后,曾站着阿里巴巴、腾讯、京东、滴滴出行、去哪儿等国内互联网巨头,以及春华资本、华平投资、光速创投、高瓴资本、GGV等一众知名投资机构。

  2022年4月,近年来估值一路狂飙的跨境电商SHEIN,身价达到1000亿美元,超过了H&M和ZARA市值总和,在全球初创公司排行榜中仅次于字节跳动和SpaceX。然而,近日消息,据称即将赴美上市的SHEIN估值已下跌至640亿美元,缩水三分之一。

  腾讯在2019年砸14亿美元入局的SEA,市值在2021年10月达到2026亿美元的峰值,一度成为东南亚估值最高的互联网电商初创公司,而目前则仅剩下366亿美元左右。

  深创投研究院林玮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东南亚明星企业估值大跌,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受限于美元加息周期下科技成长股估值下降,全球IPO市场冷却,投资人对企业烧钱的容忍度降低;二是东南亚市场通胀和补贴退坡之下,居民部门的购买力出现下降;三是疫情周期下,东南亚互联网、电商、文娱等赛道过热,一些非常规因素带来的业绩与估值涨幅,在疫后出现回调。林玮认为,这意味着东南亚市场也很难在全球周期里独善其身。

  “虚火”散退,投资人谨慎前行

  与明星企业估值打折同步的是,国内资本对东南亚市场的热情,也出现了明显下滑。

  越海资本联合“7点5度”推出的《东南亚创投经济报告2022》显示,截至2022年12月,东南亚地区风险投资交易数量657笔,总投资金额达93.81亿美元,预计全年投资数量及金额与2021年基本持平;中国投资机构出海东南亚投资36起,总金额5.96亿美元,与2021年的61起、近40亿美元相比紧缩明显。

  总部位于新加坡,长期关注海外市场的投资机构墨腾创投,近日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文称,“中国出海东南亚的VC(不包括家办/资管),投过三个及以上本土项目的估计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大家都来新加坡,其实开个派对后该回去的也还会回去。”

  此前,据称源码资本、元璟资本、云九资本等投资机构开始扩大新加坡团队,并在当地招募新成员。但截至目前,上述机构暂未披露在东南亚地区的新投资。

  深创投研究院林玮认为,从创投角度来说,不少投资人视东南亚市场为下一个中国奇迹的诞生地,特别在消费升级和数字化转型领域。但现实来看,受限于数字基础设施薄弱,不同语言货币与法律体系带来的市场割裂等因素,东南亚创投市场可能不像预期的那么乐观。

  尽管投资人已经开始谨慎,但创投行业对东南亚市场的整体信心似乎仍然坚挺。

  2022年1月,红杉为SEA Fund I基金募集了8.5亿美元,Accel募集的Accel India VII基金规模也高达6.5亿美元,光速创投则在2022年7月为专注于东南亚市场的基金筹集了5亿美元。咨询机构协力管理咨询 (Dezan Shira & Associates)在《东盟简报》中指出,尽管宏观经济环境会更具挑战,在FDI(国外直接投资)层面,东盟地区将继续保持吸引力。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3年3月10日 02:28
下一篇 2023年3月10日 02:29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