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募行业,汇丰晋信陆彬以对机会敏锐、且发言鲜明、敢说敢言著称。
3月6日,刚升任公司副总经理的陆彬再次发声,他认为,中国经济环比复苏的势头无需担心。此次复苏比以往更接近于“教科书”式的复苏,市场作用发挥的更明显,因此,复苏的节奏也会更加稳健。
他表示,经过前期调研,预期未来市场的结构性机会,将更多的在三条主线和两个方向上延伸。其中,有些领域(如“新半军”板块),在市场比较极端的情绪宣泄和基本面的逐步提升中,已经逐渐具备了“令他激动”的机会。
陆彬在业内以善于把握大级别、结构性重要机会而出名。他在2019年逆势买入新能源公司,2020年先于市场抄底周期股,2021年底部提前买入地产股,每一步都是和当时的市场主流观点相反,但也都被后续市场表现所证实。
此次,他的判断能否继续被验证,将是未来业内的一个关注热点。
- 01
- 消费大概率会超预期
陆彬表示,2023年,宏观基本面肯定向好,绝大部分的行业同比去年改善,对于此,市场是有一致预期的。
而市场相对较大的分歧在于向好的幅度能有多大,以及具体行业的恢复力度如何、尤其是与周期和经济相关性比较强的行业。
整体来说,他认为,2023年的经济基本面会有几个重要归纳值得说下:
首先,消费大概率超预期。
2023年的消费场景没有任何干扰和限制,社会的消费信心正在恢复,他在过去几周调研过程中,对此感受非常明显。
他还提及,社零和收入本来是线性增长的,但在过去几年有一些缺口。这样原本应有的增长加上填补缺口,以及消费信心恢复的因素,消费大概率会超预期。
其次,出口没想象中压力那么大。
陆彬认为,从2022年4季度开始,由于海外经济走弱,出口项目的数据明显走弱。但他近期跟踪发现,出口没有之前市场预期的那么悲观,未来的数据有可能比预期要好。
第三,继续保持密切观察。
陆彬表示,2023年,经济结构里大家关注度最大的是基建、地产和制造业投资的增速。因为,这部分和经济增速有很强的相关性。
但他认为,作为场内机构,目前要准确前瞻还有一定难度。当下的关键还是保持对经济强度的密切关注。
- 02
- 风险溢价有“吸引力”
策略上,陆彬认为,2023年是很明确的。从市场估值和市场结构角度,现在市场肯定是有吸引力的,整体的风险溢价还在中枢以上的水平。
基本面变好,估值风险补偿比较高,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2023年全年的市场,尤其是权益市场,是有吸引力的,有很多的投资机会。
而且,量化数据显示,市场各板块的表现,已由之前的非常集中转为现在的非常分化,这是调整行情表现比较充分的一个特征,也反映了后续市场可能走强的概率。
陆彬认为,当下业内的分歧并不在市场有否机会,而是在于怎样的行业板块,会成为下一轮的结构性热点。
- 03
- 三个潜在主线
相应于上述话题,陆彬自己的判断是,2023年的投资主线,可能是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TMT行业。
他认为,从基本面角度,TMT行业里包括电子、计算机、通信和传媒等板块,经营改善的程度比较明显,业绩变化也比较突出。
他尤其看好以计算机为代表的行业。他认为,这些领域并不完全是因为信创或ChatGPT等主题、政策驱动而诞生的机会。而是,本身就有业绩和估值“戴维斯双击”的可能。
第二,消费相关产业链。尤其可选消费和与房地产后周期相关的行业。
陆彬认为,这些公司虽然经营弹性没有TMT公司大,但也同存在“双击“”的机会。
第三,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和国企改革。
他表示,从日常调研中,已经看到非常多的国企在经营方面出现明显的提升。这可能会形成另一条投资主线。
- 04
- 两个重要方向
除了上述三条主线外,陆彬还重点关注两个投资方向。这构成了他看好的“三大主线、两个方向”。
这两个投资方向,具体来说是这样的:
第一个方向,新能源。
陆彬预期,由于前期出现了比较充分的情绪宣泄,加之基本面不断提升,未来一个季度,“新半军”,尤其是新能源行业,可能会存在一次比较大级别的估值修复和反弹的投资机会。
第二个方向, 周期。
周期是机会,而不是主线的原因是,现在陆彬还看不清楚经济的强度,尤其与制造业和工业周期品相关的强度。这些需要后续观察。
- 05
- 新能源到了要主动承担的时候
作为长期跟踪研究新能源的基金经理,陆彬也着重谈了他对新能源的判断。
他认为,新能源行业经过了过去三五年的发展,投资基本面已进入中期阶段,系统性的贝塔机会肯定没有三五年前大。
但是,未来三年的机会也很丰富,这是由行业的空间、产业链的纵深、优秀的公司以及技术变化决定的。
同时,由于前期机构对这个板块的热情过于集中,导致了去年末以来,被机构超配的“新半军”出现了流动性负反馈的情况。这个负反馈的演绎过程可能“过头”了。
陆彬认为, 现在新能源的很多龙头公司、白马(绩优)公司,经营持续改善。而且,对比2025年和2026年的预计业绩,很多龙头公司现在都只有10倍的估值水平,这与2019年时的情况比较类似。
当然,由于行业渗透率已远高于当年,这些公司的业绩成长空间可能无法像过去3年一样表现如此极致。
但站在当下,他会对“新半军”板块的后续发展保持高度关注,尤其是风电、储能和电动车领域。
“虽然没有办法判断资金的负循环和过度的情绪的宣泄会在什么时候结束,但是不管是从短期还是长期看,现在是到了要去承担风险的时候。”
陆彬认为,做一个基金经理,不能因为市场悲观的情绪,或是担心后续行情还有10%~2%的调整空间而在此时此刻旁观,主动承担风险是这个时候他这样的基金经理会做的事。
- 06
- 未来核心岗位要从内部培养
在过去一年,因为承担了更多管理角色,陆彬瘦了很多。
但是经过一年的努力、磨合以后,他能够慢慢的感觉到权益投研团队正在出现正反馈。
现在,整个权益投研团队分为总量价值组、制造组、周期组、科技组、消费组、医药组等6个大组。每个大组都有组长各司其职。
在过去一年多中,不少大组产生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并采纳到投资环节中。
陆彬介绍,未来汇丰晋信的团队的核心岗位都将以“内部培养”的人才为主,“汇丰晋信这个平台已经证明了能够培养出好的研究员、好的基金经理,”那就应该更好的让这批人有所表现。
他同时还表示,汇丰晋信的权益投研团队有以下的突出特点:
第一,有统一的“投资语言”,总是结合基本面和估值来做投资判断,这点让投资团队的交流效率达到很高水平。
第二,有一些行之有效、适合A股的量化工具,不管是择时,还是市场监控体系,还是自下而上的量化选股工具,汇丰晋信都有自己设计的有效的量化工具,来辅助投资工作。
第三,永远关注显著的投资机会。陆彬认为,研究员和基金经理应该去寻找巨大的盈利预期差和极度便宜的投资机会。这才能让投资研究交流到实处。
第四,鼓励积极、进取的团队文化。
陆彬认为,随着这些特点的不断深化、磨合和成型,汇丰晋信未来期望培育出一批有特色的基金经理,走向批量人才的团队模式。而这才是他作为投研管理人真正有成就感的事情。
本期责任编辑 倪静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