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跌0.11%,深证成指跌0.13%,创业板指涨0.23%。成交额超过8000亿,光伏设备、多元金融、汽车零部件板块涨幅居前,ChatGPT概念股重挫,互联网、游戏、软件板块跌幅居前。
短期外资流入A股的节奏放缓,市场内机构开始分歧加大。2月以来A股市场震荡,板块轮动节奏加快。经过节前的上涨之后,部分资金有一定获利回吐的需求,外部事件也对风险偏好产生一定影响。不过,虽然短期市场震荡整理态势仍持续,但中国经济复苏为A股长期投资者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而且市场存结构性配置机会,投资者短期需要回避一些过热概念,降低交易风险。
从估值层面看,A股市场基本面趋势和历史估值水平仍具吸引力,市净率而言,中国A股市场的交易价格低于其过去15年平均水平约35%,预计今年中国国内消费复苏将带动公司营业收入增长。消费股的“困境反转”较疫情中业绩持续增长的消费赛道更加需要关心,去年受损严重的线下消费,因可能存在的高弹性正成为机构资金布局重点。
从资金面看,今年以来,北向资金净买入超1600亿元,远超2022年全年;两融余额相比1月底上涨超过3%;ETF发行与存量品种的交易趋向活跃,多个高频数据显示A股增量资金入场。北向资金近一个月净买入计算机、机械设备行业也都超过50亿元。北向资金在今年初大幅净流入A股市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今年中国经济有望显著反弹,相比之下欧美经济则面临衰退风险;二是A股自去年11月以来跑输海外上市的中概股,有补涨需求。近期两融数据、基金发行等在内的多组数据显示,市场增量资金总量和资金活跃度均在提升。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