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一哥”中信信托董事长刘正均正式兼任中国华融资产董事长!
5月5日消息,中国银保监会公开了关于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刘正均任职资格的批复,经审核,核准刘正均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长的任职资格。
根据批复,中国华融应要求上述核准任职资格人员严格遵守银保监会有关监管规定,自批复之日起3个月内到任,并由中国华融向银保监会报告到任情况。未在上述规定期限内到任的,本批复失效,由银保监会办理注销手续。
同时,中国华融公告,根据相关规定及临时股东大会决议,自2022年4月25日起,刘正均将履行公司执行董事职责,任期三年,任期届满可连选连任。同时,刘正均自核准日起担任公司董事长,任期与其董事任期一致。
根据公司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刘正均担任董事长期间,将行使法定代表人职权,并担任董事会战略发展委员会主任。
3月30日,中国华融召开领导干部大会,宣布主要负责人任免。当日早间,中国华融发布公告显示,财政部拟将其持有的中国华融约24.07亿股向中信集团增资,权益变动后中信集团持有中国华融股权为26.46%,财政部持有中国华融股权为24.76%,中信集团成为中国华融第一大股东。
中国华融表示,本次权益变动后,该公司仍为国有控股金融机构,不会导致该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变化。
4月1日,中国华融在港交所公告,董事会审议通过,刘正均获选举为公司董事长,任期自中国银保监会核准其董事任职资格之日开始,与其董事任期一致。同时,根据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刘正均先生担任董事长期间,将行使法定代表人职权,并担任董事会战略发展委员会主任。
公开资料显示,刘正均于1965年9月出生,现任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董事、董事长,兼任中国华融党委书记、董事长。
2020年12月出任中信信托董事长职务至今。
2021年,中信信托实现营业总收入85.85亿元,其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57.81亿元,净利润35.02亿元,上缴国家各项税金39.44亿元。这是中信信托连续7年净利润保持在30亿元以上,同时有望连续14年净利润位居行业前三名。
2020年,中信信托实现营业总收入87.46亿元,其中信托业务收入61.42亿元,净利润38.55亿元。尽管总营收、净利润、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均有所下滑,但投资收益大幅增长。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1年末,中信信托不良资产合计3.10亿元,较年初减少13.31亿元,下降81.1%;不良资产率2.44%,较年初下降4.62个百分点。2021年中信信托核销信用类不良资产10.58亿元,较上年增加7.38亿元。
信托业务的信用风险主要来自传统的融资类信托业务。报告期内,伴随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和城投公司出现区域性风险,融资类信托业务的信用风险呈现上升趋势。年内中信信托顺利完成174个融资类信托项目的终止清算,累计分配信托本金1450亿元,履行了受托人的尽职管理职责。
中信信托表示,行业新旧动能转换不畅。在新发展形势下,传统信托业务规模持续下滑,对信托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较大影响;另一方面创新类业务多处于起步阶段,短期内难以形成业绩支柱,例如:服务信托业务在很多业务场景中还缺少必要的配套制度支撑,同时也面临着前期投入大、市场竞争不规范等诸多挑战。
与此同时,业务领域风险形势较严峻。中信信托在年报中称,房地产、城投融资等重点领域的风险上升较快,信托产品的兑付压力增大,信托公司需要进一步增强风险防范、化解和抵补能力,在妥善平衡业务创新发展、保护受益人合法利益、维护股东权益等诸多诉求上存在压力和挑战。
中信信托表示,2021年新增信托项目2225个,实收信托规模3300亿元;为受益人分配信托收益455亿元。信托资产中主动管理型信托资产规模占比73%,涵盖基础设施、金融市场、文化科技、工业制造等领域。家族信托、 保险金信托和慈善信托服务客户超过3600名,合作渠道超30家,受托资产规模近560亿元,同比增长13%。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末,中信信托信托资产余额为9788亿元,跌破1万亿,同比下降20%。这也是中信信托连续两年资产规模下降达20%。2020年末相比2019年末,中信信托信托资产余额减少3495亿,同比下降22.2%。2013年以来,中信信托资产规模一直在1万亿以上,但在2021年跌破了万亿。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