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花网专讯:据了解,4月下旬以来棉纱消费市场恢复不明显,江浙地区中小棉纺厂、织造企业通过限产、停产及“五一”放假等多种方式应对纱布累库率上升的风险,但与OE纱、40及以下支数棉纱不同,50支及以上棉纱报价、成交价则连续企稳,表现相对坚挺。因欧美等国品牌服装企业、采购商对新疆棉花产品进口禁令执行趋严,中国接单企业或只能采购美国皮马棉、埃及吉扎棉、以色列皮马棉等应对,成本上升比较明显。
受ICE棉花期货主力合约连破150美分/磅、155美分/磅的拉动,美棉、巴西棉、澳棉、西非棉、印度棉等船货/保税棉报价应声大幅上涨,一些采用进口棉配棉纺纱的棉纺织企业被迫上调棉纱报价(幅度一般在300-500元/吨),与100%采用新疆棉或地产棉配棉的纱价走势相背离。
江苏某纺企表示,采购进口棉纺纱的企业主要以承接出口单为主,虽然近期外棉价格大幅上涨,但人民币连续贬值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原料成本快速增加的压力。从调查来看,受国内外棉花价格联袂上涨以及印度、越南、巴基斯坦等产地棉纱FOB/CNF报价上调等影响,近日河南、山东、河北等一些棉纺厂也试探性上调了国产棉纱报价200-300元/吨,由于织造、面料等终端接受消化能力比较有限,上涨后的销售效果并不理想。
(责编:李伟电话:010-58931122-286)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