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基金看行业之储能:“能源建设新高地”风正帆扬

回首2022年度,“储能”——这个通过储存电能等能量来解决光伏发电/风电发电的波动性问题,实现发电平滑输出的行业,在“碳达峰碳中和”愿景及其确定性趋势下,在能源转型与变革的持续升级

  回首2022年度,“储能”——这个通过储存电能等能量来解决光伏发电/风电发电的波动性问题,实现发电平滑输出的行业,在“碳达峰碳中和”愿景及其确定性趋势下,在能源转型与变革的持续升级过程中,其产业链、供应链正在迎来高速发展期,战略价值得到市场共识,市场关注热情不断激发,年内已超过20家上市企业跨界投资储能。

  着眼于A股市场表现,截至2022年12月27日,储能指数(884790.WI)近3年已经上涨160.21%,同期沪深300指数下滑3.34%。

  华商基金基金经理助理陈夏琼对此表示,从长期赛道格局观察,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也是催生国内能源新业态、抢占国际战略新高地的重要领域。从储能需求、装机量增速、海外经验多个维度结合来看,国内储能建设或仍处在从0到1的阶段,未来3-5年具备较大的成长空间和较高增速。

  国内储能建设需求正盛

  据华商基金基金经理助理陈夏琼观察,随着国内新能源的发展,新能源发电占比已经达到12%左右,电力系统灵活性问题越来越突出,因为维持电力稳定供应需要在所有时间尺度内(从瞬时到数年)平衡供应与需求,必须考虑不同时间尺度内的系统灵活性。

  目前电力系统的灵活性调节资源主要是由新型储能、火电、抽水蓄能等共同提供。以储能为例,从装机量上看,2021年国内光伏、风电装机合计超过100GW,而储能新增装机仅为4GWh左右;海外市场如美国的光伏、风电装机约40GW,储能却并网了约10.5GWh。考虑到灵活性是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核心,国内储能建设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滞后于新能源发展,或仍处于从0到1的阶段,未来3-5年具备较大的成长空间和超高增速。

  展望未来,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装机将突破300GWh,对应2022-2025年复合增速超过80%,其中国内2025年储能装机有望突破100GWh,对应2022-2025年复合增速超过100%,与风电、光伏、新能车等其他新能源板块相比,储能领域未来5年的增速相对较高、确定性相对较强。

  储能产业发展不存在大的桎梏

  华商基金基金经理助理陈夏琼认为,从产业链来看,依托光伏、电动车、通信、机械等行业的发展,储能所需的关键部件产业链基本培育完成,产业发展不存在大的桎梏。从目前到2023年,光伏硅料价格处在下行周期,或将带动光伏成本下降,光伏配套储能电站中,储能成本的容忍度有望提升。

  从投资角度,行业目前阶段可以侧重关注致力于推动大型储能项目发展、股东背景较强、美国等海外业务占比高的公司,其储能订单存在持续超预期的可能性。

  文中储能指数数据来自万得信息,近3年为“2019年12月28日至2022年12月27日”。

  以上观点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基金投资须谨慎。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3年1月17日 15:31
下一篇 2023年1月17日 15:52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