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公募定增成本总额创近五年新高 新年“定增热”有望延续

转自:北京商报一日之内多家公募旗下基金发布参与定增的公告,成为2023年首批定增产品。1月4日,兴证全球基金发布公告表示,旗下产品参加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金重工”)定

  转自:北京商报

  一日之内多家公募旗下基金发布参与定增的公告,成为2023年首批定增产品。1月4日,兴证全球基金发布公告表示,旗下产品参加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金重工”)定增。此外,同一日,还有多家基金公司也发布类似公告。而回顾2022年,公募参与定增成本总额更创下近五年新高,同比增长5.86%。业内人士认为,在市场整体估值合理偏低状态下,公募参与定增意愿提升,用较低价格参与定增是看准投资的长期价值。未来随着市场回暖,公募参与定增的热情有望延续或进一步攀升。

2022年公募定增成本总额创近五年新高 新年“定增热”有望延续

  公募参与定增规模再破千亿

  2023年首批参与定增公募基金出炉。1月4日,兴证全球基金发布公告表示,旗下兴全社会责任混合、兴全精选混合、兴全多维价值混合等产品参加大金重工定增。据公告显示,大金重工定增股份的发行价格为37.35元/股,锁定期为6个月。

  除兴证全球基金外,同一天内,中欧基金也发布旗下中欧明睿新常态混合、中欧时代先锋股票发起式、中欧碳中和混合发起式参与大金重工定增的公告,总体认购数量达307.9万股。包括前述两家基金公司在内,1月4日,共有6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称旗下部分产品参与大金重工定增。另据大金重工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来看,1月4日为其上市日,股票数量8208.83万股。此外,同在1月4日,朱雀基金也发布公告表示,旗下部分基金参加上市公司祥源文旅(维权)的定增。

  针对参与定增的原因及影响等,北京商报记者发文采访上述部分基金公司,但截至发稿未收到相关回复。

  值得一提的是,刚刚过去的2022年也是公募基金参与定增的大年。整体来看,2022年公募参与定增成本总额再次突破千亿元,达到1164.44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1100.03亿元同比增长5.86%。此外2022年公募参与定增成本总额更创下近五年来新高,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公募参与定增成本总额分别为438.94亿元、136.58亿元、678.17亿元。

  具体来看,2022年共有55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产品参与定增。其中,财通基金以175次的参与次数以及高达327.65亿元的参与定增成本总额排名第一;诺德基金以164次参与次数及204.21亿元的参与定增成本总额紧随其后;华夏基金则以95.57亿元跻身前三名。综合而言,2022年包括南方基金、广发基金、易方达基金等共18家基金公司参与定增成本总额规模超过10亿元。其中,5家基金公司参与定增超过20次。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公募参与定增总额规模增多是因为近年来定增投资的门槛有了一定的降低,这也使得定增投资更容易被公募接受。其次,部分定增融资的公司个股基于经营优势,较容易获得公募的认可。

  市场回暖有望推动定增热情高涨

  那么,公募参与定增一般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财经评论员郭施亮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公募基金参与定增一方面可以以相对便宜的价格,与定增企业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协同,另一方面也是助力上市公司解决资金问题,提升经营管理效率,增加投资回报预期。

  事实上,2022年受市场环境影响,部分公募参与定增相关个股的股价表现并不令人满意。例如,2022年3月30日,部分公募参与的中简科技定增上市,限售期为6个月,然而,对比发行价50.55元/股来看,截至9月30日收盘,中简科技的股价为45.7元/股。此外,2022年华峰化学玲珑轮胎等多只个股也同样出现了定增上市6个月后股价破发的情况。

  付建认为,基金公司参与定增其实是利用中长期的投资价值,通过参与定增折价,从而进行中长期投资配置。其次,基金公司还可以通过参与定增投资获取定增股份,然后在二级市场减持非定增股份,通过替换持仓股票,降低持仓成本。

  在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看来,在波动的市场环境中,公募参与优质上市公司定增,可以拿到较二级市场低的股票定价,这种打折入场配置权益类资产的机会,其安全性和吸引力反而进一步凸显。而长期来看,公募参与定增是切实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表现,能够为投资者带来较好的回报,对于完善资本市场的再融资功能也有直接促进作用。

  对于公募参与定增的后续趋势如何,付建预测,其总量或依然会保持一个相对平稳增长的态势。但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公募有配置资产的需求,市场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但参与定增只是公募投资的一种方式,出于风险考虑态度也可能会更为谨慎。

  郭施亮则表示,“未来公募参与定增的需求还是会比较高涨的,关键是公募对未来市场投资回报预期提升,随着股市价格逐渐回暖,公募参与定增的成本总额可能有所增加”。

  北京商报记者 刘宇阳 郝彦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3年1月5日 01:12
下一篇 2023年1月5日 01:15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