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时基金赵宪成:前两年制肘因素已逐渐褪去 看好港股长期估值回归

博时基金 境外投资部基金经理 赵宪成港股自11月初反弹以来表现强势,并带动投向港股基金净值掀起大反攻。从数据来看,港股估值相比A股更具吸引力。博时基金境外投资部基金经理赵宪成认为,

  博时基金境外投资部基金经理 赵宪成

  港股自11月初反弹以来表现强势,并带动投向港股基金净值掀起大反攻。从数据来看,港股估值相比A股更具吸引力。博时基金境外投资部基金经理赵宪成认为,港股公司代表多数国内最顶尖的龙头公司,前两年制肘的因素已逐渐褪去,看好港股长期估值回归。

  Q:掣肘港股走势的因素是否已经陆续改善?后续港股复苏节奏将如何演绎?

  答:制肘港股走势的因素有四,海外两个,海内两个。海外方面,一是俄乌冲突以及美联储激进加息,导致美债利率大幅抬升(人民币贬值),导致外资占据主导的港股市场受创,二是中美中概股监管冲突发酵并引发退市恐慌(海外中概股与医药UVL清单);国内方面,一是从去年来政府对互联网监管政策持续出台,二是疫情持续扰动,经济下行压力大,地产、消费持续承压,导致港股持续回调。

  制肘港股走势的因素持续改善中——海外制肘因素方面,第一,12月美联储连续加息两码后,在美国经济衰退迹象愈发明显的背景下,2023年美联储加息的周期预计仅剩两次且幅度低于12月,第二,8月26日中美签署审计监管合作协议,医药板块药明生物无锡及上海子公司在10/07正式从UVL清单中移除,日前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也发布了正式声明,确认了其已经可以对中概股进行全面的审计,政策边际缓和,中概股退市的悲观预期将可望调整。国内制肘因素方面,第一,政府对互联网公司的强监管已经在今年4月政治局会议后见到政策转暖迹象,且游戏版号也逐渐放开,政策底或已出现;第二,11/11国内防疫政策20条推出,叠加12/07疫情防控“新十条”跟进外,12/15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会议强调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内地经济恢复指日可待。

  Q:您如何看待2023年的港股投资机遇,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风险点在何方?

  答:关于2023年投资机遇,基于政治、经济、风险溢价和估值多因素,过去一年多的政策系统性风险释放已近尾声,随着疫情褪去后,中国经济终将走向复苏,叠加上市公司基本面的转机,港股行情有望走出新局。

  影响因素方面,一是美联储加息和缩表节奏是否会进一步超预期鹰派;二是中国经济以及企业盈利的复苏状况能否如愿在疫情放开后,在三四季度迎来拐点;三是中央决策层对互联网平台经济的监管能否维持下半年以来较为宽松的态度。

  港股最大的风险来源于三方面,第一,如果通胀超预期,不排除美国收紧节奏继续超预期,从而美国长端利率进一步上行,再压制港股的估值;第二,若美国经济最终走向衰退的话,对港股企业盈利和资金的风险偏好也将造成扰动;第三,如果中美关系再起波澜、大国博弈冲突加剧的话,外资主导的港股市场的风险偏好将受到较大程度的压制。

  Q:站在目前市场环境下,您如何看待香港市场投资价值?能否从长、中、期来谈谈?目前是该恐惧还是贪婪?

  答:虽然港股市场规模不及A股及美股,但是龙头集中趋势明显。考虑到港股的国际化程度高,众多产业链业龙头厂商均选择港股上市,未来仍是中国新经济的主战场。

  因此,港股市场的长期投资价值还是显著的。观察港股市场,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流动性冲击阶段。过去一年多,由经济基本面下行、疫情和低于按局势带来的流动性冲击,使得港股大幅杀跌。第二阶段,流动性冲击结束、估值修复阶段。可以看见海内外资金重新流入,这个阶段往往南下资金会占主导。第三阶段,经济修复,重回基本面驱动阶段。这个阶段往往外资主导,龙头公司估值会跟海外市场看齐。这个阶段往往也是港股市场的主升浪。我们认为,港股目前处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阶段。

  Q:此前港股市场中新经济板块受到不少资金追捧对象,您目前如何看待这一板块投资价值,未来前景有多大?

  答:新经济为前两年股价下跌的核心板块,主要是前面提到的海内外制肘的因素导致,我们认为全球资金在国内经济趋稳与政策趋缓以及中美冲突缓和后,前两年离开的外资资金也将陆续回归,目前,摩根士丹利和澳新银行都将中国2023年全年经济增速上调至5.4%,虽然仍有一些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股市保持谨慎态度,但是随着国内的经济增长动能加强,看好的海外投资者将越来越多;虽然港股近期大幅反弹,但相对于之前的跌幅而言,目前仍处于历史低位,具有长期配置价值。

©本文由入驻清一色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2年12月23日 09:54
下一篇 2022年12月23日 09:54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