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新一轮“加息潮”涌现

下载新浪财经APP,查看更多资讯和大V观点● 本报记者 周璐璐当地时间4月20日,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Martins Kazaks透露,欧洲央行最快或于7月加息。美联储“鸽派”官

  ●本报记者周璐璐

  当地时间4月20日,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MartinsKazaks透露,欧洲央行最快或于7月加息美联储“鸽派”官员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行长MaryDaly同日称,支持美联储迅速加息。

  近期,以发达经济体为主的新一轮“加息潮”涌起。本月以来,新西兰联储、加拿大央行、韩国央行和阿根廷央行均宣布加息。上述央行声明均显示,抗击通胀为其加息的主要目的之一。

  美欧央行释放强烈收紧信号

  日前,欧美央行均释放出强烈的加息信号。

  当地时间4月20日,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MartinsKazaks表示,“显著的”通胀风险使得欧洲央行需要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欧洲央行最快可能会在7月进行加息。值得注意的是,MartinsKazaks的表态是欧洲央行高级官员首次给出加息的明确时点。

  同日,美联储“鸽派”官员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行长MaryDaly称,支持美联储迅速加息,在年底前将基准利率提高至中性水平。据悉,美联储在3月议息会议上宣布加息25个基点,包括MaryDaly在内的几位决策者均表示,为了遏制美国四十年来最严重的通胀,必要时愿意支持“在5月加息50个基点”。

  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日前发布的研报预计,加拿大央行将在6月货币政策会议上再次加息50个基点。加拿大丰业银行高级经济学家DerekHolt则直言,加拿大央行有“充分理由”在6月加息75-100个基点。

  西太平洋银行预计,澳洲联储将在5月的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在6月会议上开启加息周期。

  海外通胀降温需更多工具

  新一轮加息潮背景下,海外通胀能否降温?

  “即使美国高通胀出现拐点,也不宜低估本轮通胀的持续性。”中金公司研究部宏观分析师刘政宁直言。

  刘政宁称,从需求看,受疫情冲击,商品消费替代服务消费可能成为中期趋势;从供给看,美国劳动力供给不足问题难以很快缓解,疫情的长期影响也会降低劳动者就业意愿。受俄乌地缘事件冲击,供应链复苏或被延后,近期制造业成本加速上升,将加剧美国通胀压力。

  国海证券首席宏观债券分析师靳毅认为,综合考虑房租、大宗商品价格对美国通胀的影响,中期角度看,美国通胀水平将较为顽固地维持在高位。

  欧洲方面,据欧盟统计局本月初发布的数据,欧元区19国今年3月通胀率达到7.5%,大大高于原先预期。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欧洲和俄罗斯的能源博弈或带来新的供应瓶颈,欧元区潜在通胀预期上升,脱锚风险加大。“欧元区通胀预期在3月出现明显上升,随着通胀持续时间拉长,不排除蔓延至中长期通胀预期的可能。中长期通胀预期一旦偏离目标,将触发欧央行的明确转向。”鲁政委判断。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2年4月22日 07:30
下一篇 2022年4月22日 07:3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