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单日票房大盘持续在1000万左右徘徊,单银幕票房产出达近十年最低点。
另一边,则是还有大量新建的影院、影厅投入到了市场。这其中一方面是2017-2019年电影市场黄金时代的惯性使然,另一方面则是政策的加速。而最新的“国潮”影厅CINITY日前公布,已与横店影视达成全方位战略合作,将在全国17个省市新建20余个CINITY影厅。也成为疫情爆发以来,特效厅银幕品牌“逆市扩张”的一个特殊案例。
从2019年因《双子杀手》问世,到2022年因《阿凡达2》进一步扩张,CINITY在去年6月从华夏过继给中影之后,近一年来扩张势头很猛。而作为2012年就推出市场的另一银幕品牌——中国巨幕,似乎从去年开始就慢慢受到了冷落。
根据广东某中影直营店影城经理所说,“以后中影的所有新开影城,如果要配特殊厅,CINITY是唯一选择,而中国巨幕则不再被推广。”
或许逐渐受到冷落的中国巨幕,会在未来几年内缓缓退出历史舞台。
一个十年前生的亲儿子,另一个去年才刚刚从弟弟家过继来的干儿子。中国巨幕和CINITY,到底有什么不同?
2012-2022,中国巨幕的“开荒”十年
简单的整理一个中国巨幕近10年的发展浅史。
2010年1月,《阿凡达》在中国的上映,带动着3D影厅、IMAX等概念的兴起,不仅仅拉开了特殊厅的普及浪潮,也让中国厂商注意到了目前国产特殊厅的蓝海。
2011年11月,中影成立中影数字巨幕公司,专注于高端巨幕格式放映系统的研发以及运营。
2012年4月,中国巨幕第一块投入商业运营的大银幕在安徽合肥落地。时任中国电影集团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总经理的程阳对采访的记者表示,中国巨幕在2012年的目标是15块,“三两年后,我们将成为IMAX最强的竞争对手。”
可以说,中国巨幕相对比IMAX从前期筹备、制作到放映一整套流程的不菲成本,中国巨幕的造价相对较低,因此中国巨幕在票价上更有优势。“更高的性价比”,也成为中国巨幕能够在中国影院和银幕数迅速扩张的几年中,数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
2015年12月,数量达到120块,增速大致为每月3块。
2016年,中国巨幕的扩张开始增速。以每个月6块的银幕速度快速增长。2016年7月底,第150块巨幕落地。2016年9月,中国巨幕与恒大院线签订合约,未来3年恒大院线要新建100家中国巨幕厅。同年7月,第四代技术问世。
2017年,第200家在江西南昌开业。
2018年,第300家在广西柳州开业;同年第三季度,中国巨幕“5.0智能激光系统”宣告研发成功。
截止2022年10月,中国巨幕数量达到了343块。
可以说,中国巨幕的诞生,既是电影数字时代来临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电影产业扩盘的必然要求。另外,和IMAX一样,中国巨幕也会制作特殊版本的母盘,以求观影效果的最大化。截止2018年11月底,中国巨幕累计制作专业母版影片540部,其中有超过320部影片只做了中国巨幕这一种特殊格式版本。
通过我们搜集资料发现,中国巨幕从2012年诞生开始,就一直没有落下宣传工作。在多个扩张的节点,都会开启一波宣传攻势,但是最近的一波大规模宣传,停在了2019年下半年,百度百科的更新也停在了2019年8月,那也正是CINITY诞生的日子,同时也是中影前董事长喇培康卸任的日子。
从华夏到中影,CINITY的三年
2019年4月3日,华夏电影宣布开展高技术格式电影的研发、应用和推广,探索并建立完整的高技术格式电影产业链。经过四个多月的研发,CINITY正式诞生。
为了配合10月上映的李安《双子杀手》,2019年8月华夏正式发布CINITY品牌及CINITY影院系统,在时任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傅若清的努力下,经过两个多月的铺设,全国已经拥有了20家影院支持4K120帧顶配放映《双子杀手》。
不过也正是2019年9月开始,傅若清离任华夏,开始担任中影集团的副董事长、总经理。
2021年6月,中影3.2亿收购CINITY,打破过去两年中影主控中国巨幕,华夏主控CINITY的格局。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中国巨幕逐渐失去了过去10年的光芒。
2022年7月中旬,中国电影发布公告称,焦宏奋因到龄退休,不再担任公司董事长,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选举傅若清为公司董事长。
截止今年10月1日,全国CINITY数量为73块。当然,这不包括从今年10月开始,为了配合《阿凡达2》的上映,其他这两个月即将落地的CINITY银幕。在此前透露的信息中,CINITY已达成合作待安装影院有80余家。这也意味着,到明年春节期间,全国CINITY的数量有望破百。
中国巨幕和CINITY到底有什么区别?
相对比以多26%画幅的IMAX和以音效和显示效果出众的杜比影院(杜比全景声),以中国巨幕和CINITY为代表的中国特效厅品牌,一直没有给影迷和业界留下太深的标签印象。
同归属到中影旗下的中国巨幕和CINITY,目前未来的发展路径也已经基本清晰。中国巨幕已经接近暮年,已经长达三年没有新的市场或技术大动作。而CINITY还年轻,借着中影的主推,有望凭借《阿凡达2》《流浪地球2》等王牌项目在未来半年内迅速发展。
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从两个品牌对外宣称的技术名词来看,无论是“画面更清晰、色彩更绚丽、影像更流畅、细节更丰富、动作更连贯、声音更逼真。”还是“3D、高亮度、高对比度、广色域、沉浸音、120桢,4K”,听起来都比较“虚”。可以说,仅仅从技术宣传语上来看,CINITY仅仅比中国巨幕多的就是一个高帧率。
而目前高帧率在院线电影上的应用还是出于初步摸索阶段。无论是《霍比特人》《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双子杀手》还是通过AI技术后期转制的高帧率电影,目前依旧在业界褒贬不一,还没有出现一个真正标志性的作品。
不过无论在影院层面还是影迷层面,喜欢CINITY的人还是比中国巨幕的人更多一些。
对于影院端来说,伴随着影院数量的饱和,如何在现有影厅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成为了接下来的基本需求之一。与IMAX高昂的造价与维修费用不同,中国巨幕最大的优势是便宜,这也是其可以更快加速的凭借。而CINITY的造价则更为实惠。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一般已经拥有IMAX、中国巨幕、杜比影院等特殊厅的影院,一般会选择CINITY作为第二块特殊厅,因此选择改造的影厅都是中等厅,因此银幕尺寸并不大。根据影城经理表示,目前改装一个中型CINITY厅的成本仅需要300万左右,这在特效厅近十年成本水涨船高的当下,也算是一个理想的价格了。尽管如此,对于年大盘尚未突破300亿的2022年来说,让一家影城拿出几百万来升级新银幕,依然是一个不小的支出,这也是中影在接下来半年内推广CINITY所需面对的巨大困难之一。
而CINITY在影迷群体口碑更好的原因,还是出于观影效果。有不少人向情报君表示,CINITY的亮度比较高,在观看3D电影时比较友好。但同样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这是新银幕使用年代的因素有关,目前大多数中国巨幕都有着5年+的历史了,平均亮度不如近两年新铺设的CINITY是客观原因造成的。
另外,中国巨幕的水平层次也具有一定的问题。有影城经理向情报君表示,在疯狂扩张阶段,中国巨幕部分授权不严谨、乱加盟,导致有一些水平不达标也授权出去了。而CINITY在今年之前没乱扩张,大部分为中影或者华夏的影院,所以效果比较有保证,这也是即将进入第二轮大规模扩张阶段的CINITY所需要注意的问题。
而对于中国巨幕来说,是正式进入收缩期还是另辟蹊径和CINITY打差异化进入另外的赛道,我们也将持续观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电影情报处”(ID:dianyingqingbaochu),作者:坦克,清一色财经经授权发布。
©本文由入驻清一色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