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将拆分独立,并正式启动IPO。
10月31日,吉利汽车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已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提交一份议案,建议拆分极氪并将其独立上市。目前,香港联交所已确认这份议案,许可极氪进行拆分。
可见,极氪独立上市蓄势待发,但上市地点、上市时间、发售规模、价格范围等尚未确定。
根据外部市场环境,以及吉利汽车此前构想的A+H策略,科创板或许会是极氪的优先选择。
01 极氪拆分上市,早已埋下伏笔
这还得从吉利汽车冲击科创板说起。早在2020年6月,吉利汽车对外公布,将发行人民币股份,实现科创板上市的计划。
同年9月2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显示,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已同意吉利汽车发行上市的请求,吉利汽车成功过会。
然而,就在离正式挂牌临门一脚的时候,科创板IPO政策收紧的消息传来,让多家企业的科创板之路按下暂停键。
2021年6月22日,政策靴子落地,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了新修订的《科创板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审核规则》及《科创板上市委员会管理办法》。
三天之后,吉利汽车在港交所连续发布两则公告。在第一则公告中,吉利汽车表示,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决定撤回A股科创板IPO,待有关条件成熟后,再积极推进人民币股份发行上市工作。
同时,在第二则公告中,吉利汽车则强调,将对旗下智能汽车品牌极氪智能科技寻求不同的外部融资方案。
虽然吉利汽车没有解释撤回科创板的具体原因,但这一系列操作无疑是不言自明。吉利汽车计划将定位高端新能源汽车业务的极氪拆分出来,以便后续寻求单独融资上市机会。
两个月后,8月27日,吉利汽车发布公告,极氪与5名投资者订立购股协议。
公告称,极氪同意向5名投资者发行及配发5亿美元共计126470585股pre-A系列优先股,5名股东包括英特尔、宁德时代、鸿商集团、博裕投资、bilibili,约占极氪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的5.6%,据此估算,极氪的投后估值约90亿美元。
极氪品牌诞生之初,就确定了高举高打的品牌调性。
2021年3月,极氪智能科技正式宣布成立,由吉利汽车、吉利控股集团(含员工跟投平台和用户权益平台)共同投资,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出任极氪智能科技董事长,吉利汽车集团总裁安聪慧出任极氪智能科技CEO。
极氪受重视程度,可见一般。
不过,在当时的公告中,有一个比较耐人寻味的表述,“本公司及吉利控股同意成立合资公司,以透过合资公司将在中国成立的一家间接全资拥有的外商独资企业”。
当时推测,极氪的定位可能是一个全球化汽车品牌,并希望像蔚小理一样,寻求在美股上市。
然而,根据目前趋势来看,美股政策对“中概股”不算友好,登陆美股市场似乎不是最佳选择,那么港股和科创板则可能是极氪的主要方向。
再结合吉利汽车此前A+H两地布局的策略,科创板或为极氪的首选。
02 冲刺科创板,极氪做好准备了吗?
极氪虽然创立不到两年,但在品牌调性维护、市场销售方面都做的不错。
2021年4月,极氪品牌及旗下首款产品——极氪001正式发布,售价区间在29.90-38.60万元,主打高端市场。
吉利创立极氪的初衷,就是想凭借高度整合吉利旗下资源的优势,打造一家真正的智能科技企业,承担起吉利品牌向上的重任。
为了塑造这个品牌,吉利也不惜血本,将历时4年研发、投入180亿元的SEA浩瀚架构最先给了极氪,极氪001正是基于该架构的首款车型。
根据吉利介绍,SEA浩瀚架构是目前全球带宽最大的纯电架构,轴距范围从1800mm-3300mm,实现了从A级车到E级车的全尺寸覆盖。
SEA浩瀚架构还可以支持800V高压系统,双电机最高功率可达600kW,最大轮端扭矩可达8000N·m,零到百公里加速时间3秒以内。
SEA浩瀚架构也搭载了全新的电子电气架构,通过软硬件解耦、软件算法、云计算以及应用场景,形成一套完整的开发系统。
目前已经实现的API接口超过4000个,可实现全场景、全生命周期的FOTA。
极氪001于2021年10月正式开启交付,截止2022年9月,已经累计交付45481辆。2022年9月单月交付8276辆,成功挺进新能源品牌前10排行榜。
市场端来看,消费者对于极氪001的造型设计、机械素质有较好的认可度,但智能化反馈一般,尤其是智能座舱。
为了解决用户这一痛点,今年7月,极氪宣布对极氪001座舱全面升级,新车将全部搭载8155座舱芯片,老用户也将全面进行免费升级。这一举措,帮助极氪赢得了用户口碑和好感。
在智能驾驶方面,极氪001搭载了ZAD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从宣传口径上,以及功能落地来看,都不算激进。
极氪001能够实现的智能驾驶核心功能就是,全速域主动巡航控制(LCC+ACC),即在0-130km/h速域区间,基于行驶速度自动调整跟车距离,实现智能跟车,以及道路居中保持。这和小鹏等造车新势力的智能驾驶功能相比,并不算突出。
不过,极氪对于后续智能驾驶能力的提升已经提上了日程。
2022年1月,极氪宣布与Mobileye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将在开放式合作(Open EyeQ)框架下,以6颗EyeQ5系统芯片为硬件基础,于2024年推出L4级智能驾驶车型。
而在此之前,极氪已经与激光雷达公司RoboSense(速腾聚创)达成战略合作。
可以看到,极氪正在为冲刺高阶智能驾驶能力做准备。
在研发端,为了进一步强化智能软硬件全栈自研布局,极氪除了设有欧洲创新中心CEVT,还在上海成立了智能研发中心。在生产端,极氪位于浙江杭州湾的智慧工厂,年产能可达30万台,已为后续产能释放做好准备。
11月1日,极氪的第二款车型极氪009即将上市,这是一款MPV,也基于SEA浩瀚架构打造。据悉,极氪009将是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的全球量产首发车型,计划于2023年一季度交付。
可以看出,极氪已经进入了一个稳步前进的发展节奏,这或许正是其冲刺资本市场的信心和基础。
03 谁会是新能源汽车科创板第一股?
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下,传统车企纷纷成立了独立的新能源汽车高端品牌,以求快速转型,把握住市场节奏,如广汽埃安、东风岚图、长安阿维塔、长城魏牌……
在节奏和实力上,这些品牌中最有可能和极氪争夺新能源汽车科创板第一股的,就是广汽埃安。
冲刺科创板,广汽埃安已经箭在弦上了。
埃安品牌调性不如极氪,但优势在于,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探索的时间更久,而且转型速度也非常快。
广汽埃安创立于2017年,2020年11月,广汽埃安宣布独立运营,全面打造高端科技品牌。
这两年来看,埃安的自我调整非常果断,不但加大在技术、产品、品牌的投入,在组织体系上,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2021年6月,埃安进行敏捷组织改革,打造扁平化组织结构。同年8月,埃安宣布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业务研发能力及业务资产重组启动整合工作。11月,埃安完成资产重组,实现“研产销”一体化。
2022年3月,埃安完成员工股权激励,建立长效激励机制,以激发体制活力。
2022年9月,广汽埃安召开股东大会,决议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引入战略协同董事。
这意味,广汽埃安在混改的路上迈出重要一步,也为后续引入战略投资及IPO做好准备。
2022年11月,广汽集团发布《关于子公司广汽埃安增资扩股的进展公告》称,广汽埃安A轮融资共引入53名战略投资者,融资总额182.94亿元,释放17.72%股份。以此估算,广汽埃安估值已经达到1032亿元。
完成增资扩股后,广汽埃安下一步瞄准的,正是新能源汽车科创板第一股。
其实,新能源汽车第一股的名头本身或许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名头背后的时间窗口和市场机会。
继蔚小理之后,零跑已经成为第四家登陆资本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第五家会是谁?极氪和埃安谁能抢先一步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赛博汽车”(ID:Cyber-car),作者:肖莹 Andy,清一色财经经授权发布。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