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0月12日报道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0月10日刊登题为《随着危机加深,世界紧急贷款能力正变得捉襟见肘》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
迅速上升的利率正在挤压流向世界上最贫穷国家的私人资本。但是,首选的替代方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正忙得不可开交。
随着它们帮助穷国和新兴国家应对疫情、飙升的能源和食品价格以及俄乌冲突所带来的影响,两家机构的贷款已经达到创纪录的水平。
对这两个机构的要求可能会增加。能源和粮食涨价推高了成本,限制了穷国的粮食供应。美联储的迅速加息提高了以美元借款的成本,并迫使许多新兴市场国家的央行也加息,以限制货币贬值,抑制进口价格进一步上涨。
新兴市场的央行行长们说,他们担心美联储持续加息将削弱他们本国的货币,使他们国家对投资的吸引力下降。
墨西哥央行副行长伊雷娜·埃斯皮诺萨·坎特利亚诺在国际金融协会主办的一次活动上说:“大量资本流向了储备货币,如果未来更快地收紧货币政策,这只是可能发生情况的冰山一角。”
匈牙利央行副行长鲍尔瑙巴什·维拉格在同一场活动上说:“我们所有人都想知道美联储在未来几个月会作何反应,因为美元的坚挺使我们的货币持续承压。”
眼下,新兴市场很难从私人贷款机构获得贷款。根据美国迪罗基公司的数据,截至9月30日,这些国家政府发行了880亿美元的债券,仅为2021年同期水平的一半多一点,也是201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无法展期外债的公司面临破产的风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超过60%的低收入国家处于困境,无法履行其财政义务,或者正面临债务危机的高风险,这是2015年水平的两倍。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