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注:
1、公司动态
10月11日,中信信托在其官方公众号上宣布,中信集团有关负责人宣布人事任免决定:芦苇同志任中信信托党委书记,免去李子民同志相关职务,按有关规定程序办理。
2、行业速读
银行理财打破“刚兑”之后:员工“佛系”推广,保本的银保产品更吃香
2022年银行理财市场迎来了全面净值化转型的一场“大考”,下调业绩比较基准、“破净”现象时有发生。
从一线银行网点的反馈情况来看,理财经理对理财产品的推荐热度较为“佛系”,而是在营销过程中主要将银保产品作为主推对象。未来银保业务能否成为银行财富管理业务中的新增长“引擎”值得期待。
距离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整改完成期限已不足百日,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各家银行的整改进度不一,部分银行已按照监管要求进行整改,但仍有部分银行面临不小的整改压力。
专家表示,在整改后,现金类管理类理财产品与货币基金相比竞争优势明显减弱,如果整改推进不当,可能出现理财资产的集中抛售,造成客户流失;其次是关于长期限不合规投资产品的处置。
继此前有大行内测首批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后,近期,包括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等在内的股份行相继在官方APP中推出个人养老金专属板块,意在布局中占得先机。
投资者如何开立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并进行投资配置?业内人士建议,可综合考虑个人金融服务需求、银行金融产品的丰富程度、获得金融服务的便利性等因素,选择开户机构。同时,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宜产品。
日前,青岛银保监局发布的《关于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变更注册资本的批复》显示,海尔消费金融注册资本已由10亿元人民币增至15亿元人民币,股权结构不变。
针对本次增资,海尔消费金融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增资为了更好地开展消费金融业务,将积极布局、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
今年前三季度持牌消金机构通过多种方式计划补充资金超百亿元,而其中,银团贷款式颇受青睐。
3、监管政策
10月以来,人民银行连续4天在公开市场保持缩量续作的净回笼操作,在10月8日至11日期间累计实现净回笼7430亿元。在公开市场操作的同时,抵押补充贷款(PSL)时隔两年半再度净新增引发市场关注。
受访专家表示,央行在国庆节后持续缩量续作,是通过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维持资金面跨月跨季平稳过渡、维护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合理举措。在四季度稳增长需求依然较大的情况下,相信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继续加大实施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着力增加对实体经济贷款投放,更有力地支持实体经济。
4、国内宏观
9月最后两天,多部门针对首套房贷利率、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的利好政策相继发布,此后,多地自10月1日起陆续发文,跟进执行。
公积金贷款方面,各地下调利率政策公告频出;商业贷款方面,更是有不少地方已步入首套房贷利率4.0%以下的水平。
10月11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数据显示,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47万亿元,同比多增8108亿元,大幅超过市场预期的1.8万亿元左右规模,并创下历史同期的新高。
与2020年2月新增规模2亿元相比,9月1000多亿的净新增额,幅度远超预期。与此同时,由于此前PSL主要投入房地产相关领域,市场对于此次PSL的投向市场也展开热议。综合市场分析来看,PSL可能用于支持基础设施贷款、保交楼专项借款等方面。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