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逆回购操作重回20亿元低量 意在回收过剩流动性实现合理充裕

本报记者 刘 琪“十一”假期过后,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公开市场迎来大规模逆回购到期。10月8日至10月14日的7个工作日累计有9680亿元逆回购到期。其中,10月8日就有6

  本报记者刘琪

  “十一”假期过后,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公开市场迎来大规模逆回购到期。10月8日至10月14日的7个工作日累计有9680亿元逆回购到期。其中,10月8日就有6110亿元逆回购到期。

  大规模逆回购到期对应的是前期大规模的投放。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对记者表示,“十一”假期的前一周,央行通过开展7天期及14天期逆回购操作,在公开市场完成投放8780亿元,旨在呵护资金面整体保持宽松,平稳跨月、跨季。

  从近两日的公开市场操作来看,10月8日,央行开展170亿元7天期逆回购,实现净回笼5940亿元;10月9日,央行进一步缩量,仅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实现净投放20亿元。两日操作利率均维持2%不变。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记者表示,节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回归低量,符合以往操作惯例。目前市场显现“节后效应”,流动性偏宽松。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回收过剩流动性,推动资金面缓步向合理充裕收敛,以避免流动性过度。同时,通过适度的投放满足机构流动性需求,确保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

  资金价格也反映出当前流动性较假期前充裕。据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数据显示,9月29日、9月30日DR007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2.1321%、2.0919%,10月8日已降至1.5421%,截至10月9日14时,DR007加权平均利率为1.4675%。

  “在公开市场操作规模、流动性等数量型指标之外,作为观察流动性松紧程度最直观、最准确、最及时的价格型指标,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市场短端利率整体回落,显示市场流动性无忧。”庞溟认为。

  庞溟进一步表示,考虑到假期后现金回流趋势、9月末财政集中支出带来资金投放、10月初政府债券发行量小于到期量带来净缴款额为负数等诸多因素,节后市场流动性继续平稳,预计短期内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将继续低量开展逆回购。

  谈及短期内逆回购操作利率是否有进一步下调的可能,周茂华认为,前期央行接连出台增量接续政策,政策效果逐步释放。从目前国内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外部均衡等角度看,短期进一步下调政策利率的可能性偏低,但预计央行会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合理降低实体经济尤其是薄弱环节、重点新兴领域的融资成本。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2年10月11日 23:48
下一篇 2022年10月12日 00:17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