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用益观察
日前,国民信托原股东上海创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恒丰裕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已将持有的全部国民信托股权(合计约40.73%)转让给了富德生命人寿。此次股权变更后,国民信托注册资本不变,富德生命人寿持股国民信托约40.73%股权,为第一大股东,上海丰益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持股约31.73%;上海璟安实业有限公司持股约27.55%。
据悉,早在6月13日,银保监会公告称,北京银保监局已同意上海创信、恒丰裕将其持有的国民信托合计近40.73%股权转让至富德生命人寿,应自批复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有关法定变更手续。
股权变更宣告完成
国民信托此次股权变动此前已有伏笔。
5月31日,银保监会在官网公开了第五批重大违法违规股东,共计43名,包括15位自然人和28家法人。其中,上海丰益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简称“上海丰益”)(国民信托原第一大股东,现第二大股东,目前仍持有国民信托31.73%股权)位列其中。
6月13日,银保监会相关公告显示,北京银保监局同意上海创信、恒丰裕将其持有的国民信托合计40.72%股权转让至富德生命人寿保险。
北京银保监局称,批复后,国民信托应继续按照银保监会股权管理规定和相关监管要求推进股权问题持续整改。国民信托应自批复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有关法定变更手续,并向北京银保监局报告。如国民信托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变更,此行政许可决定文件自动失效。
9月28日,上述股权变更低调完成。
此次股权变更后,国民信托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保持不变,股东构成与出资比例为:富德生命人寿,持股比例40.72%;上海丰益,持股比例31.73%;上海璟安实业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7.55%。
富德生命人寿是一家全国性的寿险公司,成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深圳,注册资本117.52亿元,总资产超4800亿元。
目前国民信托尚未在官网发布有关此次股权变动的相关信息。
实际上,早在2015年8月,中国银保监会公告,原则同意富德生命人寿通过受让方式收购国民信托93.44%的股权。
该公司2021年年报显示,国民信托共有4名股东,分别为上海丰益(31.73%)、上海璟安实业有限公司(27.55%)、上海创信(24.16%)、恒丰裕(16.56%)。其中,上海丰益、上海创信和恒丰裕3家股东为一致行动人,都间接或直接地与富德生命人寿相关。
此外,此次股权变动之前,国民信托数位董事、监事亦同时在富德集团或富德生命人寿担任要职。
年报还披露,2021年国民信托曾收到北京银保监局对其下发的《监管意见书》,对其公司治理、股权、业务发展、风险治理等方面提出加强和改进意见。国民信托表示,为进一步整改落实监管要求,公司已形成相关报告并按时报送,同时积极进行整改落实,北京银保监局未对公司的整改落实方案提出进一步意见。
国民信托业绩有突破
国民信托成立于1987年,前身为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浙江省信托投资公司,2004年获得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迁址北京,2007年“新两规”出台后首批获得重新登记。
国民信托2021年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0亿元,同比增长17%;利润总额3.61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净利润2.71亿元,同比增长20.6%。
截至2021年末,公司受托管理的信托资产合计1854.58亿元,相较于年初的1493.41亿元增长24.18%。主动管理型信托资产合计993.68亿元,其中证券投资类为626.99亿元,同比增长203.34%。信托项目营业收入为132.69亿元,同比增长18.22%,信托净利润为116.99亿元,同比增长16.40%。
据国民信托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9年中国银保监会提出“两压一降”以来,该公司已累计压降通道类业务和融资类业务规模1376.84亿元,这得益于其标品业务、主动管理类业务和投资业务的增长,基本完成存量业务“换血”。
国民信托称,基于监管政策导向和自身定位,公司在以特殊资产处置和家族信托为代表的服务信托领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公司在破产重整领域的专业能力得到业内认可,并陆续获得了其他潜在业务机遇;“公司主动转型之初坚决放弃短期利益、坚持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布局收获了初步成效,有效规避了年内同业风险多发领域的雷区,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和资产质量得到持续提升,在部分细分市场内赢得差异化竞争优势。”
来自银行间市场未经审计的半年报数据显示,国民信托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22亿元,手续费及佣金收入3.88亿元,净利润1.83亿元。
来源:中 国 网 财 经、信 托 百 佬 汇、每 经 网等 <!--article_adlist[]article_adlist-->
<!--article_adlist[
用益产品与服务:点击进入用益业务热线:4006-930-888
]article_adlist-->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