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荐保险行业科技成果参与“灾害防御科学技术奖” 评奖活动的通知

关于推荐保险行业科技成果参与“灾害防御科学技术奖” 评奖活动的通知各会员单位:依据科技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关于进一步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指导意见》,中国保险行

  关于推荐保险行业科技成果参与“灾害防御科学技术奖” 评奖活动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依据科技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关于进一步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指导意见》,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保险业协会”)拟根据《灾害防御科学技术奖章程》内容, 组织推荐行业科技成果参加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开展的“2022 年度灾害防御科学技术奖”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和条件

  (一)申报范围

  申报项目属于防灾减灾救灾领域,并符合《灾害防御科学技 术奖章程》的规定。涉及国防、国家安全领域的保密项目不属于 申报范围。

  (二)奖励种类

  1.人才类奖:设立灾害防御特别贡献奖(以下简称“特别贡 献奖”)、灾害防御青年科学奖(以下简称“青年科学奖”)两类人 才类奖项。

  2.成果类奖:设立灾害防御科技进步奖(以下简称“科技进 步奖”)、灾害防御创新应用奖(以下简称“创新应用奖”)两类成果类奖项。

  (三)申报条件

  1.人才类奖励申报条件

  (1)特别贡献奖参评资格和评价依据

  1)在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科技领域长期从事科技工作的在职或离退休人员;

  2)在推动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科技事业发展方面有特别 重大影响和杰出贡献;

  3)在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商业模式研究与实践、知识传播与普及、防灾减灾救灾活 动、产业应用中创造重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

  4)具有良好的行业和社会声誉。

  (2)青年科学奖参评资格和评价依据

  1)在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领域从事科技工作5 年以上, 年龄在 40 周岁(含)以下;

  2)专业基础扎实、学术思想活跃,在推动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科技事业发展方面有重大影响和突出贡献;

  3)在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商业模式研究与实践、知识传播与普及、防灾减灾救灾活 动和产业应用中产生显著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

  4) 具有良好的行业和社会声誉。

  2.成果类奖励申报条件

  (1)科技进步奖参评资格和评价依据

  1)科学技术成果在国内或国外尚属首次发表或者公开;

  2)在理论研究、系统设计、设备研制等方面突破现有理论, 实现科技进步,填补国家空白,提高技术进步或国产化水平,具有国内或国际同类技术先进性;

  3)自主研发的关键技术解决了行业发展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实现行业技术跨越和技术 进步;

  4)经实施,创造显著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

  (2)创新应用奖参评资格和评价依据

  1)在实施防灾减灾救灾科技活动中,完成重大科学技术的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具有应用创新或集成应用创新;

  2)在产品、公益服务、商业模式和知识传播等方面达到国内或国际同类成果先进水平;

  3)紧密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通过市场推广、标准规范实施和知识传播等因素拉动和牵引产业发展,取得良好的经 济和社会效益。

  二、申报方式

  灾害防御科学技术奖采取自主申报方式。

  自主申报主体为行业中的独立法人实体单位。

  申报单位或个人按照《灾害防御科学技术奖章程》有关要求完成相关申报材料的准备,并确保材料的完整、真实、准确和可靠。

  三、申报流程

  (一)人才类奖申报流程

  申报人按《灾害防御科学技术奖章程》有关要求,填写并打印《灾害防御科学技术奖人才类申报书》签字、盖章后,将扫描电子版发送至联系人邮箱。

  (二)成果类奖申报流程

  申报人按《灾害防御科学技术奖章程》有关要求,填写并打印《灾害防御科学技术奖成果类申报书》签字、盖章后,将扫描 电子版发送至联系人邮箱。

  保险业协会将组织专家对本次申报的项目(人才类、成果类) 进行初评,并推荐优秀项目参与复评。

  四、申报截止时间

  申报截止时间:2022 年 10 月 14 日。

  五、联系人信息

  联 系 人:张翼飞

  联系电话:010-66290994

  电子邮箱:zhangyifei@iachina.cn

  附件:

  1.灾害防御科学技术奖章程

  2.灾害防御科学技术奖人才类申报书

  3.灾害防御科学技术奖成果类申报书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

  2022 年 9 月 30日

©本文由入驻清一色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2年10月3日 12:54
下一篇 2022年10月3日 13:35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