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增长叠加原料供应紧张,动力电池高镍装机渗透提速,动力电池用镍需求呈指数级增长,镍原料成为了锂电行业的战略资源。
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进入2022年以来,主机厂、电池企业以及材料企业进一步强化在镍原料供应方面的产业布局。
镍矿资源丰富的印尼成为了全球车企、电池和材料企业“狩猎”的主战场。
其中,格林美、华友钴业和中伟股份三家三元前驱体龙头企业在印尼镍资源布局方面的布局动作更为迅猛。
高工锂电注意到,2022年,格林美、华友钴业和中伟股份三家企业加速奔赴印尼,通过自建或合资建设的方式建设镍金属项目,目的都是为保障其镍原料供应稳定和降低采购成本。
2022上半年,格林美、华友钴业和中伟股份分别实现营收139.2亿元、310.2亿元和142.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三元前驱体出货量约6.6万吨、3.69万吨(含内部自供)和超8万吨,预计全年出货量将进一步增长。
从出货产品结构来看,上述三元前驱体企业的高镍前驱体的出货占比增长明显。
其中,中伟股份高镍前驱体出货量占比超过60%,9系前驱体出货量超2万吨;格林美8 系及以上高镍产品出货量4.7万吨,占出货总量的71%;9系超高镍(Ni90 及以上)产品出货量4.3万吨,占出货总量的近65%;华友钴业高镍前驱体产品占比逐步提升,客户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元前驱体出货量大幅增长的同时,格林美、华友钴业和中伟股份的新签订单规模也刷新纪录。
2022年,格林美与ECOPRO BM强化合作,格林美将于2023-2026年向ECOPRO BM供应动力电池用高镍前驱体材料(NCA&NCM)的总量从原来的65万吨扩大至70万吨;
格林美与厦钨新能签订新一代三元前驱体产品合作开发协议,2023—2027年格林美将向厦钨新能共供应45.5-54万吨三元前驱体产品,新签订单规模较2021年超10倍。
中伟股份和华友钴业同时与特斯拉签订供货合同,将分别在2023年1月至2025年12月期间和2022年7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向特斯拉供应三元前驱体,合同交易金额或达百亿级别。
据不完全统计,中伟股份、格林美、华友钴业三家企业自2021年至今签署的三元前驱体供货订单合计已经超过300万吨,供货期限主要集中在2022-2026年,预计后期还将有新的订单落地。
在此情况之下,格林美、华友钴业和中伟股份对镍原料的采购需求将爆发式增长,其在镍资源领域的争夺也将进一步升级。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