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3.574%,为2014年4月以来最高水平
来源:华尔街见闻 潘凌飞
美联储几十年来最陡峭的紧缩周期推动美债收益率走高。
在周三美联储利率决定前夕,美国国债收益率继续全线上升。
周二,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3.574%,为2014年4月以来最高水平。美联储几十年来最陡峭的紧缩周期推动美债收益率走高。
不只30年期,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周二继续升至3.5%上方,刷新20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日内当前上行超6个基点,现报3.553%。周一该利率就一度突破了3.5%。
两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一度上涨4.5个基点至3.98%,续创2007年以来新高,距离4%的门槛仅一步之遥。目前有所回落,报3.96%。
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数据,周一下午的期货市场显示,交易员预计美联储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为82%,加息100个基点的可能性为18%。
投资者还关注利率预期点阵图。交易员们目前认为,联邦基金利率可能会在明年大部分时间保持在4%以上,从而推高国债收益率。
由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暗示将致力于遏制通胀,自上周美国公布强于预期的通胀数据,美国国债的抛售几乎没有间断。
美债实际收益率也在飙升。美国10年期通胀保值国债收益率(TIPS)周二一度上涨4个基点至1.18%,为20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美股难走出低谷
美股正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美联储为抑制通胀压力而实施的加息最终将减缓经济增长,并可能拖累企业盈利。另一方面,更高的利率可能会使投资者更不愿意为公司未来利润的一部分支付过高的估值。
这些利空可能使主要股指更难走出今年以来陷入的低谷。
周一美股低开,随后收复失地,标普500收涨0.7%,蓝筹股指数道指收涨0.6%,以科技股为重点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涨0.8%。
但今年主要股指仍在下跌:道指今年迄今下跌了15%,标普500下跌了18%。不断上升的利率刺破了疫情时期股市的高估值。
被视作无风险债券的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意味着风险资产吸引力下降。
根据投资机构Strategas的数据,目前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份股中,只有不到16%的股票的股息收益率率高于两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不到20%的公司股息收益率率高于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这些数字是自200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而随着利率上升渗透到经济中并抑制增长,许多投资者认为企业盈利似乎越来越脆弱。近几个月来,分析师们下调了对未来几个季度利润增长的预期。
上周,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均创下自6月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原因是一系列企业警告为美国经济的走势敲响警钟。联邦快递和通用电气等公司都指出经济出现困难的迹象。
这些消息引发了投资者的担忧,即在美联储持续加息、美国可能步入衰退的情况下,企业盈利能否保持下去。
在经历了2022年的剧烈抛售之后,美股市盈率在走低。根据金融数据提供商FactSet的数据,标普500指数未来12个月的预期市盈率为16.5倍,低于2021年底的21.5倍,也低于10年平均水平。
牛顿投资管理公司(Newton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首席投资官兼股票主管John Porter表示,股票估值可能会进一步压缩,但他尤其担心盈利前景。他说:
“在我看来,盈利方面的担忧是最重要的,但再加上一点潜在的估值压力,在短期市场环境下,这是一个艰难的组合。”
随着更多公司公布业绩,投资者将关注收紧的货币环境和持续的通货膨胀将如何影响利润。近几个月来,从科技、工业到金融等行业对第三季度盈利的预期都有所下降。
据FactSet数据,分析师预计,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份股公司的利润将比去年同期增长3.5%,低于6月30日预测的9.8%。预计2022年的增长率从当时的9.6%降至7.7%。
一些基金经理指出,估值的回落使得股票的定价更加合理,从而提高了它们为当前投资者提供的潜在回报。
但鉴于有理由认为美联储将继续加息,且以往的加息仍在对经济产生影响,许多人担心,现在就押注股市将持续上涨还为时过早。
BCA Research首席美国股票策略师Irene Tunkel称:
“如果你认为必须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买入股票,那么我认为现在仍是凌晨2点左右。”“我们仍将看到紧缩政策的影响。届时我们将看到经济收缩到什么程度。”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