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率先火起来的ENS、Space id 除了域名 还有什么价值?

来源:白话区块链要问最近什么话题讨论度最高,那自然是以太坊域名服务 ENS,从今年 4 月份以来,原本少有人问津的 ENS 域名迅速迎来注册潮,从最初仅 1000 个 的 3 位数

  来源:白话区块链

Web3率先火起来的ENS、Space id 除了域名 还有什么价值?

  要问最近什么话题讨论度最高,那自然是以太坊域名服务 ENS,从今年 4 月份以来,原本少有人问津的 ENS 域名迅速迎来注册潮,从最初仅 1000 个 的 3 位数字 ENS,再到数量更多的 4 位数字、5 位数字,伴随着市场的买断、囤货热情,市场开始逐步疯狂抢注扫货,地板价几乎每天上一个新台阶。

  而且这股风还在不断向圈内圈外加速传导,前不久风投机构 1confirmation 创始合伙人 Nick Tomaino 就将推特昵称改为‘1492.eth’,并表示‘1492 年哥伦布开始第一次航海’。

Web3率先火起来的ENS、Space id 除了域名 还有什么价值?

  01ENS 起舞,‘.BNB’、‘.bit’等跟随

  如果从数据层面看,ENS 成立以来总协议收入约 6150 万美元,而 2022 年截至至今的协议收入已近 4600 万美元,也即 ENS 自从 2017 年推出以来,约 75% 的收入都是今年以来赚到的。

  其中今年 5 月份 ENS 的注册(续订)收入达 956 万美元,4 月份以太坊域名服务 ENS 的注册(续订)收入达 783 万美元,分列月度协议收入的第一名和第三名,此前数年仅有 2021 年 11 月 793 万美元的历史月度收入跻身前三。

Web3率先火起来的ENS、Space id 除了域名 还有什么价值?

  不过 6 月份之后 ENS 一度有所降温,协议收入下滑明显,但最近热度明显开始回升:

  ENS 8 月注册超 30 万个新域名,总域名数量达到 217 万个,协议收入达 470 万美元;但截至目前 9 月份过去尚不到两周,就已经产生了 232 万美元的协议收入,按此势头超越 8 月甚至 7 月的数据已是板上钉钉。

  而随着 ENS 引燃域名服务,最近基于其它公链的 Web3 域名项目也开始普遍受到市场关注,其中在 9 月 2 日完成由 Binance Labs 领投的种子轮融资的 SPACE ID 更是火爆。

  据 Dune 数据显示,目前 SPACE ID 的平均注册成本仅有 0.0418 BNB,官方上周还表示‘由于收到社区关于 .bnb 域名阶段性注册的大量反馈,故决定将阶段性注册推迟至下周’。

Web3率先火起来的ENS、Space id 除了域名 还有什么价值?

  而 Nervos 生态 Web3 身份协议‘.bit’(原 DAS)9 月 15 日的数据表示,单日注册量连续 3 天突破新高,累计注册账户达到 13.8 万个,独立注册地址达到 4.8 万个。

  02Web3 时代的‘.com’与用户名片?

  Web3 域名服务之所以日渐火爆,离不开其作为 Web3 基础设施的属性。

  一方面,目前加密世界的项目方购入对应项目品牌的 ENS 域名几乎已经成为标配(包括最近的 Project Galaxy 改名为 Galxe,疑似项目方都提前在 ENS 域名中完成抢注),连传统 Web2 项目方也开始购入对应的 ENS 域名:

  百威啤酒以 30 枚 ETH 购买 beer.eth;奢侈品品牌 Gucci 以 12 枚 ETH 获得 gucci.eth;珠宝品牌蒂芙尼以 29 枚 ETH 的价格购买 tiffany.eth 域名。

  另一方面,个人层面由于 ENS 域名支持 DIY 注册和创建,且可使用户的区块链地址简化体现,从而像 Twitter 等社交媒体一样设置具有辨识度的链上名称,因此它也往往被视为 Web3 时代的个人链上名片。

  像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Vitalik 的 vitalik.eth、以太坊核心开发者 Tim Beiko 的 terence.eth 等等。

Web3率先火起来的ENS、Space id 除了域名 还有什么价值?

  而且由于独一无二的可展示身份属性,像手机靓号一样具备特殊意义或记忆直观的 ENS 特殊字符(123.eth、abc.eth 等等)也很容易迎来一波炒作热潮。

  在 Web2 域名诞生之初,就有许多知名创业者靠着倒卖域名赚到了第一桶金,比如 58 同城创始人姚劲波曾创办域名交易网站‘易域网’,通过售卖域名而发家。

  相比于传统的 ‘.com’,以 ENS 为代表的 Web3 域名服务的个体特征更强,且自带社交属性:

  用户可以在持有的域名中设置和展示个人资料信息,比如比特币、莱特币或者 Dogecoin 等其他地址,以及包括邮箱,URL 链接(统一资源定位符,是Internet上标准资源的地址)、Twitter 名,以及 Github、Reddit、Telegram 等的信息,甚至可以添加 NFT 头像。

  目前在以太坊生态内,越来越多的协议开始支持 ENS,用 ENS 作名字,用 NFT 当头像,用 mirror 记录生活,用 AR 存储内容,已经是 Web3.0 人的标配,也是不少 Web3.0 社交应用的基础。

  从某种程度上讲,ENS 在上线至今 5 年多的时间里,已从最初的以太坊地址解析逐步发展为 Web3 世界的名片,并且随着 ENS 的发展采用以及 Web3 的变革极有可能成为 Web3 中的核心基础设施。

  目前 Web3 域名服务的发展趋势也是如此,只做品牌拓展或个人名片的生意,实际上远远不够。

  03ENS 等域名的 Web3 身份野望

  所以像 ENS 等域名服务项目基本上都在向 Web3 身份系统转向,今年 3 月 8 日原 DAS 品牌也正式更名并升级为‘.bit’,从纯域名协议演进为跨链去中心化身份(DID)系统。

  简言之,它们都开始更多地成为 Web3 时代用户数字身份的关键载体,从而形成一套跨链去中心化身份(DID)系统。

  DID 被广泛认为是 Web3 的核心基建,核心要义就是真正把个人的隐私权、数据权交还给每一个人自由掌控。

  因为在传统账户体系中,当下互联网巨头手握本该属于用户的隐私、数据,自己却去融资、上市、进行杀熟等商业活动,而用户作为贡献者却并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回报。

  而 DID 给区块链世界的 Web3 用户一个对应的身份。在传统互联网世界中,我们已经熟悉了诸如手机、微博、微信等一个个以账号形式存在的互联网身份,这些不同生态条块分割的身份都由一个个对应的中心化互联网服务商管理保存,也由此无法避免对应的中心化隐患。

  而 DID 则利用区块链等技术技术实现让数字身份真正为一个个用户所自己拥有并支配,是未来在去中心化社会的身份凭证。

  就像我们把身份证、护照、户口本这些纸质文件放在自己家里小心保存,只有在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一样,不再有任何中间人完全拥有用户的身份和数据,可以较好避免上面的困境。

  譬如任何一个用户都可以无需许可地注册一个 ENS 或者其它公链域名服务账户,一旦注册成功,你(且仅有你)将拥有账户的完整控制权,而一个账户对应个人身份下若干个地址(包含 BTC、ETH 等等),最直接的,绑定个人身份之后,只用输入‘terry.eth’等类似的简称就可以完成多链资产的转账。

  除此之外,不只局限在区块链上,个人的社交账户、邮箱、个人简介、个人偏好等任何愿意公开的数据都可以添加到以 ENS 为载体的 DID 账户中,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彻底抗审查的个人信息主页。

  这等于有了一个相对全面的身份体系——也意味着可以对个人进行‘大数据画像’,进行不止局限于链上资产记录,衍生出涵盖链上+链下的信用评估,可以说是链上的‘芝麻信用体系’。

  也就是说,借助以 ENS 为载体的 DID 账户,可以打通链上链下数据,将信用因素甚至一整套完善的信用机制引入 Web3 世界。

  这也是未来 ENS 等域名服务所能带给 DID 和 Web3 世界的更大可能。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2年9月14日 21:35
下一篇 2022年9月14日 21:36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