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信托业协会
目录
一、转型步伐加快 信托公司密集增资
二、年内多家券商或私人银行布局家族信托 专家:机构间合作可实现优势互补
三、京东科技与中融信托达成战略合作
转型步伐加快 信托公司密集增资
来源:中证网 欧阳剑环 2022-9-13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截至9月12日,已有多家信托公司完成或推进增资工作,合计金额超百亿元。业内人士认为,当前信托行业正值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增加注册资本有助增强资本实力,进而保障公司战略转型和业务调整落地。
多家信托公司推进增资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多家信托公司已完成或正推进增资工作,合计新增注册资本超百亿元。
日前,陆家嘴信托发布公告称,公司增资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根据公告,陆家嘴信托以未分配利润转增注册资本金14亿元,增资后的公司注册资本金由人民币90亿元增加至104亿元,公司股东的出资比例保持不变。
本轮增资是陆家嘴信托2020年以来第四次增资。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公布的青岛市崂山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2022年度重点工作计划指出,将积极推进陆家嘴信托增资至200亿元。
除陆家嘴信托外,还有多家公司已完成增资。包括厦门信托注册资本由37.5亿元增至41.6亿元;浙商金汇信托注册资本增至28.8亿元;中诚信托注册资本由24.57亿元增至48.50亿元;国通信托注册资本增至41.58亿元,武汉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增至75%。
另有多家信托公司披露增资计划。黑龙江银保监局7月披露的信息显示,批准中融信托各股东以未分配利润按照原持股比例增资26.68亿元,注册资本变为146.68亿元;5月,陕国投发布公告称,公司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1.89亿股新股获证监会批准。
提升资本实力深化转型
当前,信托业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资本实力的提升是信托公司转型发展的前提和基石。
“通过增加注册资本可以增强资本实力,进而有更多资金保障公司战略转型和业务调整落地。”用益信托研究员喻智表示,一方面增资可以强化抵御风险能力,如遇违约等特殊情况可及时注入资金;另一方面可以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便于未来拓展相关业务。
在喻智看来,增资可能导致信托公司之间经营分化,进而带来专业化和差异化竞争,“但只要业务开展和产品销售保持合规,行业分化也许是好事。”
事实上,信托业的行业分化不仅体现在资本实力上,也体现在业绩表现上。中国信托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57家公布数据的信托公司中,有25家公司净利润实现正增长(或由负转正、亏损减少),占比为43.86%。净利润增速在20%以上的公司数量为7家,净利润下降幅度超过20%的公司数量达29家,呈现出明显的分化局面。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认为,信托业转型必将持续深化。“无论信托公司目前转型进展如何,未来必将深入推进转型发展,否则可能没有机会进入行业新的发展阶段。”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说。
“各家信托公司的公开信息纷纷提到从战略层面推进转型的部署,从业务来看,证券投资、家族财富管理、资产证券化、绿色信托、股权投资、服务信托、产业金融被提及较多。”曾刚称,这些都是真正的资产管理业务和服务类业务,表明行业未来会走向差异化发展,但大概率不会回到以融资类业务为主的发展阶段。
年内多家券商或私人银行布局家族信托 专家:机构间合作可实现优势互补
来源:证券日报 余俊毅 2022-9-13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部分人群对于家族财富管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家族信托业务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不少金融机构及金融服务机构积极寻求信托公司合作,携手布局家族信托领域。
近日,西安方元财富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与西部信托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家族信托业务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家族信托业务领域深入合作,共同建立紧密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拓家族信托市场。
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家族信托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不同机构之间需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家族信托获金融机构青睐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已有多家券商或私人银行表示要布局家族信托领域。比如,3月30日,瑞银证券宣布,正式向中国内地高净值客户推出境内家族信托信息资讯服务等相关方案,这也是国内外资券商首次推出此类服务。8月份,长安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表示与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家族信托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家族信托业务信托事务管理、资产管理投资顾问服务、综合金融服务等领域提供相互支持和协助,展开相关业务的全面合作。
8月11日,恒丰银行私人银行专营机构获得银保监会同意开业的批复,恒丰银行私人银行表示,要着力打造以家族信托为特色的私人银行,搭建专业队伍、品牌营销、客户服务、产品创销、敏捷科技、风险合规六大体系,致力于创建一流的家族信托私行品牌。
此外,家族信托业务已经成为部分金融机构业务增长的重要发力点。比如,中国银行在2022年半年报中表示,报告期内,该行大力推动家族信托发展,家族信托客户数比上年末增长63.72%。平安银行2022年半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平安银行管理零售客户资产(AUM)3.4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1%,其中私行达标客户AUM余额1.5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5%;具体来看,平安私人银行的家族信托及保险金信托保持快速增长,新设立规模316.47亿元,同比增长超57%。
对于金融机构与信托公司建立合作的原因,普益标准研究员王丽婷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方面,信托公司在信托交易结构设计和运作方面具备丰富经验,同时也具备一定高净值客群基础,机构积极寻求与信托公司合作,可进一步拓宽业务空间。另一方面,目前国内的家族信托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管理规模小、投资对象和需求多样化、服务期限长、财富管理水平要求高等特点,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可弥补自身在客户资源和投研能力方面的不足,提高家族信托的资产配置效率和综合服务水平。
潜在市场需求巨大
据中信登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月份,国内家族信托总规模已达3623.8亿元,2022年4月份至6月份分别新增140.46亿元、118.59亿元、182.32亿元。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家族信托潜在市场需求巨大。
谈及家族信托规模不断增长的原因,中因律师事务所律师栾靖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家族信托可实现保值增值、风险隔离、按需分配等功能,能够解决财富传承的诸多痛点,借助家族信托能使财富、企业传承有序,是功能最强大的传承工具。
但需要注意的是,国内家族信托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普益标准研究员崔盛悦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家族信托业务发展时间较短,信托公司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满足高净值客户多元化的需求,具体表现为: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有待树立、综合服务能力尚未构建、制度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同时,目前国内家族信托也存在部分法律问题尚待解决。栾靖宣表示,首先是信托监察制度不明确;其次,信托财产登记制度仍不完善,尤其以股权、房地产、艺术品等资产设立家族信托,长期以来均无法实现财产登记。因此,尽快明确信托监察人制度和完善信托财产登记制度至关重要。
未来,如何开拓家族信托的“蓝海”?王丽婷认为,不同机构之间需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其中,信托公司与商业银行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和渠道优势,增加家族信托与客户的接触面,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资产配置和理财咨询等综合金融服务;信托公司与券商合作可以凭借券商的投研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权益类资产配置咨询服务,更好地满足家族信托客户多样化的投资需求。
京东科技与中融信托达成战略合作
来源:证券日报网 李冰 2022-9-9
©本文由入驻清一色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