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滑动启阅)
寄语
在历史的长河里,十年的时间如白驹过隙,然而这十年对于国内信贷资产证券化来说却是极其珍贵的。自2012年试点重启以来,国内信贷ABS市场历经十余年的探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参与者类型日渐多元,创新产品日益丰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在盘活存量资产、优化信贷结构、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改革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面对疫情冲击和国内外复杂经济环境,信贷ABS市场整体运行平稳,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多年来,中债资信深耕国内信贷ABS市场建设,自主研发了符合国内市场特点的资产证券化评级技术体系,为发行人和投资人提供了高效的评级服务,为推动市场健康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建设银行是国内最早探索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的机构之一,和中债资信长期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在产品评级、数据分析、市场研究、投资者服务等方面开展了紧密的合作。2019年,中债资信基于对中国房贷市场发展和风险特征的细化研究,发布新版RMBS评级方法,首单应用于建元2020-1期RMBS产品。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信贷ABS市场经历多年的探索实践,已经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展望未来,信贷ABS市场将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在国内金融体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一是信贷ABS将会保持常态化发行,成为发起机构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手段,并逐步发挥其联通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桥梁作用,建立底层资产管理标准和利率定价的良性反馈机制。二是信贷ABS进行交易和质押的市场氛围逐渐形成,二级市场流动性不断提升,其中RMBS产品信用风险低、标准化程度高、期限较长,将会成为主要标的,其估值方法和交易机制将会不断完善。三是正常类信贷ABS次级档市场会逐步培育,形成市场价格的合理预期,更多发起机构探索市场化销售次级档证券,真正实现节约资本和信用风险分散。四是产品创新不断丰富,充分发挥ABS产品结构化特点,有效满足不同类型投资者的多元化需求,产品国际化发行不断推进,助力国内债券市场对外开放。
摘要
2014年“邮元2014-1”的成功发行标志着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资产支持证券(RMBS)时隔7年后正式重启。受益于政策支持以及规模庞大的存量房贷储备,RMBS恢复发行后规模逐年攀升,在信贷ABS中稳居榜首,存量规模占据近50%的市场份额。在重启后近十年的发展中,RMBS作为住房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的创新手段,在落实住房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保障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探索房贷利率市场化传导机制、助力银行间债市对外开放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立足信贷ABS重启十周年之际,我们将从历史发展回顾、市场意义和特征、产品特征和表现以及未来趋势和展望四个方面对RMBS进行梳理,旨在全面展现RMBS重启以来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在助力信贷ABS市场高质量发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的经验和显著成效。
<!--article_adlist[
推荐阅读:
向实而行,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10年发展回顾与展望【市场篇】
乘政策东风,扬帆黄金十年——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10年发展回顾与展望【政策篇】
]article_adlist-->
<!--article_adlist[
更多精彩内容
详见《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10年发展回顾与展望》
中债资信重磅出版!敬请期待!
声明
本报告由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China Bond Rating Co.,Ltd)(简称“中债资信”,CBR)提供,本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由中债资信相关研究人员根据公开资料,依据国际和行业通行准则做出的分析和判断,并不代表公司观点。本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反映本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我司有权随时补充、更正和修订有关信息。报告中的任何表述,均应从严格经济学意义上理解,并不含有任何道德、政治偏见或其他偏见,报告阅读者也不应从这些角度加以解读,我司及分析师本人对任何基于这些偏见角度理解所可能引起的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并保留采取行动保护自身权益的一切权利。
本报告内容仅供报告阅读者参考,一切商业决策均将由报告阅读者综合各方信息后自行作出。在任何情况下,我司及分析师对任何机构或个人因使用本报告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版权归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表。如为合理使用的目的而引用本报告中的定义、观点或其他内容或刊发本报告,需注明出处为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我司对于本声明条款具有修改和最终解释权。
转载需注明来源为“中债资信”或联系本微信号
持中守正
秉真而立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article_adlist-->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