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2年9月4日,共有2004家港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22年中报,这些公司2021年归母净利润占全部港股的98.11%。半年报数据显示,港股单季盈利增速边际改善。能源、医疗保健和工业板块盈利较优,汽车和消费者服务盈利较差,互联网公司开始释放利润。往后看,海通国际预计今年港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和ROE有望在下半年回升。
1. 港股策略:互联网开始释放利润
回顾:8月港股横盘震荡。8月全球主要市场指数涨少跌多,A股和港股市场跌幅较小,港股表现好于A股。8月恒生指数横盘震荡,截至2022/8/31(下同)当月累计涨跌幅/最大涨幅为-1.0%/0.6%。对比其他市场,沪深300指数8月累计涨跌幅/最大涨幅为-2.2%/1.3%,A股创业板指为-3.7%/5.0%,恒生科技指数为-1.3%/2.3%,纳斯达克指数为-4.6%/6.4%,标普500为-4.2%/4.7%,日经225为1.0%/5.1%,英国富时100为-1.9%/2.1%,德国DAX为-4.8%/3.4%。
从市场走势看,8月5日恒生指数达到当月最高点20283.6点,此后开始横盘震荡,8月24日恒指跌破20000点关口达到当月最低点19189.5点。从行业表现来看,8月大多数港股行业下跌,其中仅能源业(7.2%)、资讯科技业(3.2%)、电讯业(2.7%)上涨,而地产建筑业(-4.1%)、医疗保健业(-4.7%)、工业(-7.8%)跌幅最大。8月南下资金净流入规模为84.0亿港元,截至2022/8/31南下资金有史以来累计净流入额达24028.5亿港元。8月当月南下资金在港股成交额中占比为14.8%,相较于7月有所下降。
22Q2港股盈利增速边际改善。与A股不同,港交所仅规定港股上市公司披露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其中中报的截止时间为每个会计年度首六个月结束后的三个月内。截至2022/9/4共有2004家港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22年中报,按数量计算占比为77.34%,按2021年归母净利润计算占比为98.11%,基本可以代表港股整体的业绩表现。
营收方面,从累计同比角度看,二季度港股营收增速继续下滑,且下滑幅度较一季度更大,反映出国内经济下行对港股的冲击更大。22Q2/22Q1全部港股营业收入累计同比分别为6.1%/20.9%,作为对比,全部A股为8.5%/11.0%,相对港股表现出更强的韧性。从单季同比角度看,港股营收增速环比下降,22Q2/22Q1港股营收单季同比为9.4%/15.7%,而A股为6.0%/11.0%,降幅相对港股较小。
净利润方面,从累计同比角度看,二季度港股净利润陷入了负增长,而A股利润增速小幅下滑且依然正增长。22Q2/22Q1全部港股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分别为-4.3%/1.4%,而全部A股为3.3%/3.5%。而从单季同比角度看,二季度港股盈利增速边际改善,A股则依然回落。22Q2/22Q1港股归母净利单季同比分别为3.8%/1.0%,而A股为1.9%/3.5%,港股单季盈利边际改善幅度较为明显。
对于港股盈利后续走势,从历史来看,港股盈利趋势与A股基本一致,而我们过去曾经预测,节奏上Q2-Q3或是今年盈利的底部区域。随着高温扰动、疫情散发等因素的逐渐消除,以及国内稳增长政策逐步落地,国内经济基本面有望逐步复苏,结合对A股的盈利预测,我们预计港股盈利增速也有望在下半年开始回升。
中国内地公司的业绩更稳健,大型公司基本面的抗风险能力更强。从结构来看,二季度中国内地企业的业绩表现相较中国香港本地企业更加稳健。港股上市公司包括中国内地企业和中国香港本地企业等,前者可以用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成分股来代表,后者可以用恒生香港35指数成分股来代表。
22Q2/22Q1恒生国企指数营收累计同比为11.3%/23.5%,恒生香港35指数为2.0%/5.5%;22Q2/22Q1恒生国企指数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分别为-0.3%/-1.9%,而恒生香港35指数为-14.3%/-24.0%。可见,在国内经济下行和疫情冲击之下,尽管中国内地企业和中国香港本地企业的盈利均有下滑,但中国内地企业的业绩基本面表现相对坚挺,盈利下滑幅度比中国香港本地企业要小。
此外,不同的规模公司业绩分化也很明显,二季度大型企业业绩下滑幅度更小,而中小企业基本面持续走弱。二季度港股大型企业的营收增速更高但有所回落。22Q2/22Q1恒生大型股指数营收累计同比为13.1%/26.6%,而恒生中型股指数为1.4%/16.7%,小型股指数为1.4%/15.7%。二季度港股大中小型企业盈利均继续下滑,但中小型企业下滑幅度更大。22Q2/22Q1恒生大型股指数归母公司净利累计同比分别为-1.4%/-1.5%,而恒生中型股指为-5.8%/7.9%,恒生小型股指数为-21.9%/-17.9%。
22Q2全部港股ROE提升至7.4%,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上升是主因。全部港股22Q2/22Q1 ROE(TTM,整体法,下同)为7.4%/6.7%,目前低于06年以来的均值9.9%,自06年以来的分位数为14.9%,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作为对比,全部A股22Q2/22Q1 ROE为9.1%/9.0%,目前低于06年以来的均值11.6%,自06年以来的分位数为13.4%,处于历史偏低水平。整体上,二季度港股与A股ROE均有所上升,港股ROE虽低于A股但上升幅度更明显。从历史来看,港股ROE走势也跟A股基本同步,因此我们预计今年港股ROE有望在下半年实现复苏。
根据杜邦公式拆解ROE可以发现,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上升是22Q2港股ROE上升的主要原因。具体而言:(1)全部港股22Q2/22Q1净利率为8.8%/8.2%,二季度净利润率较22Q1小幅上升。(2)全部港股22Q2/22Q1资产周转率为0.129/0.107 次,二季度港股资产周转率明显上升。资产周转率作为考察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体现了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流转速度。(3)全部港股22Q2/22Q1杠杆率(权益乘数)为6.5/7.6,二季度港股杠杆率较22Q1有所降低。
从结构来看,中国内地企业ROE更高,且相比中国香港本地企业的优势进一步扩大。22Q2/22Q1恒生国企指数ROE为9.6%/7.9%,而恒生香港35指数为4.5%/6.0%。22Q2中国内地企业ROE依然比中国香港本地企业高,且二季度ROE上升幅度相对较大,而中国香港本地企业ROE持续受损,所以两者差距再次扩大。此外,二季度不同规模的企业ROE均出现上升,且大型企业提升幅度更大,22Q2/22Q1恒生大型股指数ROE为8.7%/7.4%,而恒生中型股指数为6.6%/5.5%,恒生小型股指数为4.6%/4.5%。
22Q2港股能源和工业盈利增速进一步提升,医疗保健与可选消费盈利改善明显。从业绩增速来看,消费板块受疫情冲击依然较大,二季度业绩表现较为疲弱,尤其是日常消费中的食品与主要用品、可选消费中的汽车与汽车零部件、消费者服务、媒体等行业。
具体而言:食品与主要用品22Q2/22Q1营收累计同比为-5.6%/-6.1%,归母净利累计同比为-194.8%/-76.8%;汽车与汽车零部件行业22Q2/22Q1营收累计同比为11.0%/32.8%,归母净利累计同比为-12.6%/428.8%;消费者服务业22Q2/22Q1营收累计同比为-7.7%/4.9%,归母净利累计同比为-368.3%/-100.4%;媒体行业22Q2/22Q1营收累计同比为-0.2%/5.2%,归母净利累计同比为-229.3%/-96.9%。
尽管如此,二季度部分行业的业绩依然保持较好的韧性。例如能源板块和医疗保健板块盈利表现较优,能源板块22Q2/22Q1归母净利累计同比为61.9%/52.7%,医疗保健为24.1%/-28.8%,其中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行业表现最好,22Q2/22Q1归母净利累计同比为90.1%/-17.2%;工业板块中的商业和专业服务行业盈利增速也较高,22Q2/22Q1归母净利累计同比为91.8%/-0.4%;可选消费板块的零售业受益于互联网业绩超预期,盈利表现也比较亮眼,22Q2/22Q1归母净利累计同比为23.4%/-64.5%。
从盈利能力来看,尽管行业盈利增速有所下滑,但二季度港股多数行业ROE却明显上升,其中可选消费板块的零售业和信息技术板块的半导体与半导体生产设备的盈利能力提升最为明显,零售业从一季度的亏损状态中快速复苏,22Q2/22Q1 ROE为9.4%/-0.8%;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度的港股半导体公司ROE表现依然较好,22Q2/22Q1 ROE为18.3%/8.5%;上游能源材料板块盈利能力也有较大幅度提升,能源板块22Q2/22Q1 ROE为11.7%/7.1%,材料为10.9%/7.8%。
不过,仍有少数行业的盈利能力持续受损,例如日常消费板块的食品与主要用品零售行业的盈利能力持续受损且程度较重,22Q2/22Q1 ROE分别为-12.1%/-3.3%,可选消费板块的消费者服务行业盈利能力受损也较为严重,22Q2/22Q1 ROE分别为-4.6%/2.1%,由此可见消费板块各行业盈利能力分化较为明显。
互联网企业展现出较强的利润释放能力,主要得益于降本提效。二季度港股业绩最大的亮点可能在于部分互联网企业业绩超预期,在国内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港股互联网龙头收入端面临较大的压力,但却展现出优质的利润释放能力,而Q2业绩较好的共性原因可能在于互联网公司降本增效、人员优化,放缓扩张速度、聚焦核心业务,从而提升盈利能力。
例如:腾讯控股22Q2 Non-IFRS下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7%至281.4亿元(高于彭博一致预期243.9亿元的15.4%),我们认为利润超预期主要因为公司降本增效效果及短期内员工优化成本均好于预期。京东集团22Q2实现收入2676亿元,同比增长5.4%,Non-GAAP净利润64.9亿元,同比增40.3%,我们认为公司降本提效效果显著,集团开放化、社会化进展顺利。美团22Q2实现收入509亿元,同比增长16%,2Q22经调整EBITDA38亿元,同比环比皆扭亏为盈;同时新业务亏损收窄,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商品零售业务的经营效率提高。展望未来,港股互联网公司有望继续迎来利润超预期修复。
风险提示:中国内地疫情反复及经济下行对港股基本面的负面影响;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对港股资金面的负面影响。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