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产品要做场景适应性评估,哪些指标是“重点考核对象”?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隐私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科技俨然已成为金融发展新引擎,一方面在促进数据共享、降本增效、推动金融业态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诚如硬币双面,新兴科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隐私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科技俨然已成为金融发展新引擎,一方面在促进数据共享、降本增效、推动金融业态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诚如硬币双面,新兴科技的B面风险,亦需要审慎防范,在当前的金融科技产品线上,市场良莠不齐,性能不一,选型各异,对于需求端和买单方而言,在采购金融科技产品时,如何抉择出“可用好用,拥有安全性和有效性双重保证,且匹配自身场景的更优产品?这是道横亘在前的“选择难题”。

遇到选择题,必然就需要相关标准来排错,找出符合题干的那项答案,对于金融科技而言,客户侧同样需要一个经过权威认定的白名单目录作为选品依据。

由此,金融科技引入第三方检测认证专业机构参与把关显得尤为必要,早在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围绕推动金融科技产品纳入认证体系达成共识,并联合发布公告:将金融科技产品纳入国家统一推行的认证体系,以标准落地实施为手段,持续强化金融科技安全与质量管理,切实防范因技术产品质量缺陷引发的风险向金融领域传导,着力提升金融科技守正创新能力和综合治理水平。

“认证+标准”双核驱动,双面赋能,于产品侧,可以明晰优化的空间和尺度在哪里,找到适配应用场景下的产品最佳实践和最优路径,让产品取信于人;于客户侧,则是高效的产品说明书和权威背书,按图索骥,快速选中心中的理想产品。

近日,北京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以下简称国金认证)联合网联清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联清算)完成首批10款安全设备金融场景适应性评估工作,或可为此启发思路。

金融科技产品要做场景适应性评估,哪些指标是“重点考核对象”?

首批10款安全设备金融场景

适应性评估工作顺利完成

近日,为积极推动金融行业落实网络强国战略的基本要求,筑牢金融行业安全设备技术支撑,北京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以下简称国金认证)联合网联清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联清算)完成首批10款安全设备金融场景适应性评估工作。

国金认证实验中心作为实施单位,依托网联清算接入其子系统业务场景,结合金融行业时效性、一致性、高并发性等特点,对信安世纪深信服、杭州迪普、江南科友等4家厂商的5款加密机产品及5款SSL网关产品开展评估。通过对产品功能完备性、金融场景适应性、稳定性以及执行效率等方面的测试,充分挖掘相关设备特点,探索不同产品在金融应用场景下的最佳实践,推动产业针对性优化安全设备功能、性能与兼容性,持续带动自主可控安全设备提质增效,拉动金融机构应用升级,为网联清算乃至金融行业设备应用选型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第一批次评估产品目录如下:

金融科技产品要做场景适应性评估,哪些指标是“重点考核对象”?

事实上,金融机构为顺应数字化转型的需求,不得不打破传统的系统架构和技术体系,大笔投资金融科技,加速数字化转型。其中,银行业最为明显,2021年年报显示,国有六大行对金融科技的资金投入合计超1000亿元。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上市股份制银行也纷纷斥巨资,加码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产品要做场景适应性评估,哪些指标是“重点考核对象”?

第三方机构为金融机构提供

金融科技产品及系统选型把关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和经济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在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三年规划的执行推动了金融与司法、社保、工商、税务、海关、电力、电信等行业的数据资源融合应用,推进了服务系统互联互通,同时也不断丰富了应用场景。

不过,在走向成熟的过程,科技产品在技术上还存在一定的不成熟、不稳定甚至是不安全等问题。特别是在数据安全保障方面,金融机构自身技术人员对新技术掌控能力不足,缺乏专业的评估手段。

在这一背景下,北京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作为独立的第三方评定机构,聚焦金融行业业务发展需求,结合金融机构实际业务场景,持续致力于为金融机构提供金融科技产品及系统选型把关服务,强化关键技术提供方资质能力审核,对其安全性、稳定性、适配性以及可扩展性等方面给予技术应用适配测试和安全评估。

针对下图示中已开放的应用场景,国金认证将按不同维度,分批次继续开展专项选型评估活动,参与机构与评估结果将定期在国金认证官方网站及公众号发布,评估结果还将作为相关行业白皮书编写的重要数据来源,为行业发展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金融科技产品要做场景适应性评估,哪些指标是“重点考核对象”?

国金认证评估验证工作持续开展,有意参与的机构可联系国金认证实验中心。

联系方式

联系人:冯老师 、孙老师

电话:15801300936   13552823863

邮箱:fengxiaowen@icfcc.com

 sunyue@icfcc.com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2年4月7日 18:10
下一篇 2022年4月7日 18:1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