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中国是家电大国,产量和出口量巨大,主要家电中对塑料的使用量也在增加。伴随报废高峰期来临,目前废弃后的回收再利用亦是庞大的市场,我国废旧家电回收渠道多元化,除了流入正规拆解厂外,旧机大多流入二手市场拆解或非法拆解。拆解后的废塑料在市场中受供需面、原生料等诸多因素影响,价格也是起伏不定。如今的家电产业关键词不是简单追求智能、节能、绿色等新技术新产品满足用户需求,而是来自于整个废旧家电产业体系的重启与再造。本文从四机一脑近几年的产销数据入手,通过分析家电中各种材料的占比情况,进一步分析各种塑料原材料在其中的消费量变化,并分析了近五年来废旧塑料的价格变化,并对未来家电回收消费趋势等做了展望。
1 电器电子产品产销情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的日常所需,电器电子产品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电器电子产品种类众多,卓创资讯以“四机一脑”为例,分析近五年产销量情况。
图1
2016-2020年五年间,冰箱的产量整体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2016-2018年产量逐年减少,2018年达到五年内低点,产量为7876.7万台。2019年略增,2020年冰箱产量一反前期走势,大幅增加到9014.7万台,达到五年内的高点。2016-2019年冰箱的销量和产量走势大体相同,呈现逐年减少之势,2019年到达四年内销量低点,为7921.3万台。
图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和工信部
2016-2020年五年间,洗衣机的产量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2016-2018年其产量逐渐减少,2018年产量减少至五年内低点,为7150.7万台。随后两年,冰箱产量逐渐增加,2020年冰箱产量为五年内高点为8041.9万台。2016-2019年洗衣机的销量震荡波动,高低点出现在2017及2018年,销量分别为7591万台及7193.1万台。
图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和工信部
2016-2020年五年间,空调的产量先增后减,整体产量呈现增加之势。2016-2019年,空调产量持续增加,2019年产量为21866.2万台,为五年内的高点,2020年产量略有减少。2016-2019年空调的销量和产量走势相同,逐渐增加,2019年销售量达到高点,为21365.5万台。
图4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和工信部
2016-2020年五年间,电视机的产量整体呈现出增加之势。五年内其产量在15769.64万台-20381.5万台/年,其中2016-2018年产量逐年增加,至2018年达到五年内高点,后两年略有减少,但仍处高位。2016-2019年电视机的销售量和产量走势大致相同,销售量在17096.4万台-20306.3万台/年,高点在2018年,2019年有所减少。
图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和工信部
近五年国内电脑产销呈现增长趋势,且在2020年增速较明显。2016-2019年电脑量缓慢增长。2015年国内电脑普及率达到较高水平后产销增速放缓,2016-2019年产量在33144.3万台-36376.4万台。而在此阶段国内电脑更新节奏加快,且部分电脑进入报废周期,自2017年电脑产量再次小幅增加。尤其在2020年产量激增到40509.2万台。从产销率来看,国内近五年电脑产销率维持在98.91%-99.61%,长期留有一定库存。
2 主要电器电子产品材料构成
图6
数据来源:网络公开资料及调研整理
冰箱的主要组成材质为金属、塑料、制冷系统类等,其中塑料材质含量在39%左右,其中冰箱内门板及部分零部件为塑料材质的,主要涉及塑料品种为PS、ABS、PP、聚氨酯等。
图7
数据来源:网络公开资料及调研整理
电视机的主要材质有玻璃、塑料、金属等,其中塑料含量在18.02%左右,其中塑料材料的零部件有电视机后壳及部分零部件等,主要涉及塑料品种为PS、ABS、PP、PVC等。
图8
数据来源:网络公开资料及调研整理
洗衣机中的主要材质为塑料、金属等,塑料含量高达46.76%左右。其中内桶、盖板、底座、涡轮、排水闸门等都是塑料材质的,主要涉及塑料品种为PP、PS、ABS、PVC等。
图9
数据来源:网络公开资料及调研整理
空调的主要材质为金属、塑料等,其中塑料含量12.12%左右。其中的塑料制品有风机、进气窗、前面控制板、轴承架、水平散热器和后壳体等,主要涉及塑料品种为PS、ABS、PP、PVC等。
图10
数据来源:网络公开资料及调研整理
电脑的主要材质为金属与其他材料,塑料占比仅12.45%。其中电脑外壳、零部件等部分多数采用塑料材料,主要涉及塑料品种为ABS、PC/ABS合金、PC、PMMA等。
3 电器电子产品领域塑料消费量
图1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及调研整理
2016-2020年冰箱中塑料消费在215.03万吨-246.10万吨/年,其塑料消费量趋势同冰箱产量趋势相同,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随着冰箱产量的减少,2016-2019年冰箱中塑料消费量逐年减少,2018年达到五年内低点。而2020年冰箱产量一反前期走势,大幅增加,其塑料消费量也大幅增加,达到五年内的高点。
图1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及调研整理
2016-2020年电视机中塑料消费在56.83万吨-73.45万吨/年,电视机中塑料消费趋势与其产量趋势相同。2016-2018年塑料消费量逐年增加,2018年达到五年内高点73.45万吨左右,之后消费量略有减少,但仍在高位波动。
图1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及调研整理
2016-2020年五年间,洗衣机中塑料的消费量趋势与产量趋势相同,整体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最低消费量出现在2018年,最高消费量出现在2020年。消费量在100.31万吨-112.81万吨/年。
图14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及调研整理
2016-2020年五年间,空调中塑料消费量趋势与产量趋势相同,呈先增后减趋势,在2019年达到五年高点。随着2020年产量略有减少,其塑料消费量也有所减少。五年内空调中消费量在86.91万吨-132.51万吨/年。
图1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及调研整理
2016年至今电脑中塑料消费在66.02万吨-80.69万吨/年,其消费趋势同电脑产量增长趋势。2016-2019年电脑产量增速放缓,影响电脑中塑料消费量增长速度,该阶段塑料消费量在66.02万吨-71.01万吨。2020年电脑产量激增,其塑料消费量增速高达13.60%,至80.69万吨。
4 家电用废塑料近年来价格变化分析
4.1 电器电子产品再生塑料与原生塑料价格联动性分析
2017年至今再生塑料与原生塑料价格相关系数一览
4.2 ABS原生塑料与再生塑料价格联动性分析
图16
备注:图中原生塑料与再生塑料规格均为与家电相关的材料
2017-2022年再生ABS价格整体呈现不规则的“M”字型走势,大体上跟随原生料价格走势,但相较于原生料,再生料价格走势相对平缓。一般,原生料价格持续下跌时,再生料随着下跌,但下跌幅度相对平稳,两者价差逐渐缩减,如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随着原生料价格下跌,再生料高价出货承压,价格下跌;而原生料价格持续上涨时,再生料价格跟涨,上涨幅度相对平稳,新旧价差逐渐拉大,如2020年4月至2020年11月,随着原生料价格上涨,两者价差拉大,再生料市场气氛向好,业者低价惜售,价格上涨。
2022年再生ABS价格重心下跌为主,10200元/吨至9150元/吨,下跌950元/吨,跌幅9.31%。
一方面,经济大环境影响叠加传统淡季,下游厂家订单不多,需求偏淡;另一方面原生料价格持续下跌,新旧料价差缩窄,压制再生料价格,承压下跌。
2017-2022年内原生料与再生料价差呈现“拉大-缩窄-拉大-缩窄”的走势,其中最小价差出现在2020年3月底为1400元/吨,最大价差出现在2020年11月初为8450元/吨。
4.3 PS原生塑料与再生塑料价格联动性分析
图17
备注:图中原生料与再生料规格均为与家电相关的材料
与ABS情况相同,2017-2022年,再生GPPS价格走势基本跟随原生料价格走势,再生料走势相对平缓,且原生料对再生料价格传导存在一定延迟。
2017-2022年原生料与再生料价差呈现“缩窄-拉大-缩窄”的趋势,价差低点出现在2020年3月底,新旧料价格出现倒挂,价差为-447元/吨,价差最高点出现在2020年10月中旬,价差为4940元/吨。
2017-2018年10月PS原生料上行为主,拉大两者价差,利好再生料市场。2018年10月后原生料价格持续下跌,再生料出货承压,价格下跌。至2020年3月份,原生料价格大幅度下跌,而再生料受成本面支撑及滞后性影响,下跌幅度和速度均滞后,一度出现原生料与再生料价格倒挂现象,彼时再生料出货受阻,有价无市,交投难见。2020年4月后,随着原生料跌后回涨,两者价差拉大,再生料需求有所好转,价格重心也逐渐上涨。至2021年10月中旬原生料价格涨后回跌,再生料出货承压,价格随原生料价格下跌。2022年再生GPPS价格整体走势先涨后跌,整体价格重心上行,8050元/吨至8450元/吨,上涨400元/吨,涨幅4.97%。上涨的主因是:一方面新旧料价差相对合理,新料价格上涨提振再生料价格;另一方面破碎料货紧价高,支撑颗粒料价格。
4.4 PP原生塑料与再生塑料价格联动性分析
图18
备注:图中原生料与再生料规格均为与家电相关的材料
再生PP与原生料互为替代品,两者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价格方面。2017-2022年二者价格呈现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66。再生PP价格调整方向与原生料基本保持一致,仅调整幅度不及原生料。从PP原生料与再生料联动性对比,通常情况两者价差在2000-3000元/吨,在此区间两者需求均相对稳定,价差缩窄时原生料将挤压再生料需求量,价差拓宽时再生料需求增加。
两者价格联动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通常行情下,再生PP的调价要落后原生料2-3周,也就是说当原生PP连续涨价或跌价2-3周后,再生PP将会启动调价。第二,当原生料产生较大幅度波动时,再生料的表现较为谨慎,体现在滞后跟涨或跟跌的幅度都要比原生料小很多,导致价差走阔。第三,当原生料保持稳定的小幅度连涨或连跌态势时,再生料跟涨或跟跌积极性较高。第四,一般的情况下,跟涨的积极性明显高于跟跌的积极性,体现在上涨的反应速度较快,下跌的时候在成本支撑下传导速度较慢。
2017-2022年再生PP市场整体呈现出“涨-跌-涨-跌”的走势。高点出现在2018年11月上旬,为6600元/吨,低点为5050元/吨,出现在2016年8-11月,以及2020年5-6月
2016-2022年新旧料价差呈现“拉大-缩窄-拉大-缩窄”的趋势,价差低点出现在2016年初,价差为150元/吨,价差最高点出现在2016年11月中旬,价差为3975元/吨。
2022年再生PP价格波动不大,整体走势先涨后跌。5750元/吨至5900元/吨,上涨150元/吨,涨幅2.61%。上涨原因:一方面新料价格上涨,一方面上游毛料货少,采购成本偏高,供应偏紧。下跌原因:新料价格下跌,新旧料价差不大;需求减弱,下游压价采购。
5 未来电器产品发展、回收及再生塑料展望
5.1 电器电子产品塑料消费趋势展望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达到9340亿元,占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的6.1%,带动家电流通和生产服务等行业就业480多万人。
2021年家电行业出口规模远超历史同期水平。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21年1-12月,中国家用电器(包括彩电和DVD及部分白色家电产品)出口额987.2亿美元,同比增长22.3%,从下半年开始增幅逐步收窄。
未来中国家电行业以个性定制化、智能化为发展趋势,必将带来对新材料及特殊材料的需求增长,如改性材料和新材料的需求预期会快速增长。未来用于家电行业的塑料,主要以ABS/HIPS、PP为主,其中PP改性料的应用占比将继续放大,改性的方向主要围绕增韧改性、阻燃改性、玻纤改性为主,来满足家电产品对阻燃、环保和强度的要求。
图19 2030年中国家电行业用塑料占比预估
未来中国家电行业产值规模预期增速约在4%左右,虽增速有所放缓,但必将带动其对塑料的需求。考虑到PP产品在家电行业中的不可替代性,家电行业的发展,预期对ABS/HIPS、PP的需求增速也将维持在4%左右。
5.2 电器电子产品回收趋势展望
废塑料是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后的关键产物,随着电器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及其相应产业的高速发展,其报废量也将逐步增多。根据预测,2021-2030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2014年)所提到的14类废电器报废量逐年增加,2030年将达到2840万吨,废塑料产生量约为573.68万吨。
图20 14类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产生量估算(2021-2030年)
2020年,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吸油烟机等九类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环境管理与污染防治指南》,推动基金补贴企业扩大生产范围,从原来的“四机一脑”向“新九类”延伸。
未来,废电器回收体系建设将进一步完善。2020年5月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推动家电消费更新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进一步贯通了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产业链,鼓励生产者/销售商开展逆向物流建设引导回收商开展废旧家电信息溯源系统建设,推动行业协会组织各相关方开展以旧“换新活动”,培育一批废旧家电拆解标杆企业。《实施方案》的落地,能够实现家电生产商与废电器处理企业直接对接,自发形成健康的废电器回收市场,加速实现家电行业的内循环,淘汰“黄牛”和个体回收等不正规方式,非法拆解也将渐渐失去生存空间。获得资质的废电器拆解处理企业货源得到有效保障,废塑料行业繁荣发展。
5.3 电器电子产品类再生塑料应用趋势展望
目前我国废旧家电产品回收体系已初步完善,废旧家电塑料回收到有资质的处理企业进行集中处理。废旧家电塑料再生利用作为废旧家电处理深加工的重要部分也在不断发展完善。根据不同破碎、分选以及再生利用技术的优势,组合选用,采用合适的处理利用技术可促进高值高效废旧家电塑料资源化利用。伴随着再生塑料回收加工技术提高,以及未来生产责任延伸制度的要求,再生塑料应用逐步向原生料应用领域渗透,除部分食品级行业明文禁止使用再生料之外,每个品种再生塑料的消费结构与对应原料的消费结构逐步趋向一致。
结合家电用塑料的应用现状,我国废塑料再生行业的政策和标准现状,以及废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现状,废旧家电塑料资源化利用有以下4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1)智能化高效分选设备与复合处理工艺提升资源化利用价值
随着工业互联网和设备智能化的发展,新技术将不断改进应用于废塑料的再利用技术中。新技术和设备的应用也将大大提高塑料分选的效率和分选能力。另一方面,随着消费不断升级,家电产品在满足基本性能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美观、安全、轻量、环保等性能水平,间接要求家电塑料的性能也需不断加强,单一的破碎分选处理方式已不能满足高效高值的塑料再生利用。未来,多种废旧家电塑料的处理工艺复合使用将成为废塑料资源化利用的发展方向。
(2)构建与完善再生材料的应用市场
再生原料分为消费前再生原料与消费后再生原料。通过行业调研,我国家电生产企业针对消费前再生塑料一直在循环利用,比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会全部回用。而对于消费后再生塑料,部分电视机、微型计算机等电子产品企业已有回用的案例。而电冰箱、洗衣机等白色家电产品几乎很少使用。目前废旧家电产品消费后再生塑料大部分降级使用或用于其他品类产品。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EPR推行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重点产品的再生原料使用比例达到20 %”。同时鼓励生产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性能和安全的前提下,使用再生原料。因此,未来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政策的推进下,以期通过行业、政策和标准的进一步落地,开展再生塑料认证,促进再生塑料循环再利用。
(3)加强生态设计提升原生塑料可再生利用性
现阶段,我国很多废旧塑料品质性能偏低,部分不符合环保要求,使得再生塑料性能差,价值低,无法循环利用。《EPR推行方案》中明确提出生产企业要统筹考虑原材料全生命周期的资源环境影响,深入开展生态设计。未来,为提升再生塑料品质,除改进塑料再生工艺和设备水平以外,还应不断提高原生塑料的品质。家电生产企业在生态设计时应考虑塑料的单一化、无害化,优先选用易于回收、可循环利用的塑料,从而实现塑料的高效循环。这也是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中开展生态设计的重要举措。
(4)需求潜力不容忽视
“PCR”环保材料风头正盛,各国际品牌商都释放出大量就再生塑料的需求,其采购行为将是再生塑料行业需求爆发主要拉动力,消费者也以消费再生塑料制品为荣。
文|再生塑料产业链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