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晚间,新浪财经连麦红塔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畅聊如何理解央行“MLF缩量+降息”的组合、美国加息对人民币汇率有何影响、“限电”如何影响工业生产等热点问题。
以下为文字实录(有删改):
主持人:今年因为天气异常,很多地方出现了缺电跟限电的状况,有很多上市公司公告了,说由于电力不足,生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本轮限电,您预计会不会是一个比较长期的事件?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大不大?
李奇霖:不会,这一轮限电应该是一个短期的现象。限电的核心原因是因为高温,,像上海、重庆、南京、武汉,长江经济带都出现了历史罕见的、45度以上的高温,这种极端高温天气会导致水枯了、水电发电的动能下降。像四川又高度依赖水电,火电装机本来也不多,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发电的一个瓶颈。再加上天气热的时候大家都会用空调,民生用电跟居民用电就会拉高用电需求。同时,一些新能源也会受到高温天气的影响,很多新能源企业,像光伏,天气太热,它的组件也受不了。风电,新能源系统不太稳定,从长期来看可能需要储能、特高压这两个关键技术的进步才能搞得定。但是短期新能源的供应,容易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
有些工业企业是新能源产业链上的,但是它往往也是比较耗电耗能的企业。前段时间上海汽车供应链需要四川的一些核心材料、核心组件,但是核心材料、核心组件,像锂盐耗电是比较高的,很多新能源产业链其实很耗电,就会产生用电缺口。极端高温天气是一个短期的冲击,比如现在下了一场雨可能就凉快了,空调少开了慢慢用电需求就降下来了,这个时候水位恢复了,就会把更多的电能用于工业企业,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逻辑。
咱们也吸取了去年拉闸限电的教训,今年在电力紧张的时候,我们注意到各个产煤大省的煤产量有明显扩张,四川省的火电发电能力短期也有一个迅速的上升。所以,我们不像去年一样“先破后立”,吸取了教训之后没有像去年那样一刀切,把传统电能卡得太死,这个时候会发现电力调度的能力比去年要强很多。
所以,只要极端天气过了之后,这个影响就会削弱。但是有一点,未来可能会出现一个什么情况呢?未来可能会长期出现气候的不确定性和新能源短期的一个不稳定,叠加的状态,有可能会对传统能源在某一段时间有一个脉冲式的需求,这个时候意味着传统能源的一些投资机会也不一定就不存在或者说没有。大家在投资新能源的时候其实也可以关注一些传统能源的投资机会,因为在储能技术快速进步之前,传统能源压舱石的作用还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今年冬天又很冷,这个时候靠火电发电的需求又起来了,对煤的需求也会拉高。所以,大家在关注新能源的时候其实也可以关注一些传统能源的一些投资机会,尤其是很多传统能源因为产能一直不让扩张, 资本开支比较弱,赚的一些钱往往就变成了真实的现金流和利润,这个时候分红能力挺强的。
主持人:谢谢李老师的讲解。我们本来还是有点担心,因为今年四川下雨非常非常少,水库其实是缺水的。有人在问会不会因为水没补上,即便到了冬天或者明年春天又会遇到干旱或者缺电的状况。李老师也讲了,其实除了新能源之外,传统能源仍然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很多地方包括四川,传统能源也是非常好的,不用过度地担心这一块的问题。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