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沉默!九坤等“量化大厂”打响“认知战”,一场“卷起来”的新赛道?

不再沉默!“量化大厂”打响“认知战”,一场“卷起来”的新赛道?资事堂百亿私募量化私募打响“认知战”!曾经,量化管理人给外界“神龙见首不见尾”之印象,但如今把“黑匣子”部分打开,成了

  不再沉默!“量化大厂”打响“认知战”,一场“卷起来”的新赛道?

  资事堂

  百亿私募量化私募打响“认知战”!

  曾经,量化管理人给外界“神龙见首不见尾”之印象,但如今把“黑匣子”部分打开,成了量化大厂们争相做的事情。

  来自业内的信息,近期,多家量化头部机构都开始在自己的渠道内推动量化课程、解密策略、以及及时响应投资者的疑问。并且,已经进入了激烈竞争的装填。

  这是困难时刻的权益之计,还是一个大趋势的来临,颇令人好奇。

  01

  百亿巨头罕见“发声”

  8月25日前后,百亿私募九坤投资一改往日的风格,通过官方平台推出“量化问答类”内容,从量化投资底层逻辑开始讲起。

  看似入门介绍的内容,背后诸多信息点值得玩味。

  根据资事堂的观察,首先,上述内容部分区别于九坤投资此前发布的市场周报、招聘信息、量化大赛通知等常规内容。

  第二,九坤投资设计的投资权限也完全不同与常规的市场周报,前者需要持仓用户认证后才能阅读。但最新发布的量化解答并没有阅读权限限制。

不再沉默!九坤等“量化大厂”打响“认知战”,一场“卷起来”的新赛道?

  第三,这篇问答内容“现身说法”的主角并非九坤投研人士,而是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一位金融学教授。

  值得一提的是:九坤投资的创始人兼法定代表人王琛毕业于清华大学,在该校完成本科到博士研究生的学习。

  02

  “认知”也是赛场

  然而,九坤的这场投教式问答有些“姗姗来迟”,今年多家机构开始竞逐这个“赛道”,打破了量化圈的神秘

  今年6月末,黑翼资产开始发布“量化问答类”系列内容,包括如下内容:

  上周CTA罕见回撤,还能继续持有吗/ 进击中的中证1000/ 二季度市场回顾与后市展望/ 有效的超额收益来源/ 普通投资者当下如何参与中证1000指数投资/ 量化私募如何使用另类数据挖掘阿尔法

  可以看出:上述系列内容并没有固定的主线,但包括了市场解盘、后市展望、核心策略解读、产品发行热点等,有很大的“投资者教育”的意味。

  黑翼资产成立于2014年,创始人有雷曼兄弟、巴克莱投资等海外机构的从业背景。规模扩张至百亿阵营,这家机构并不公开发声,均是以渠道路演为主。因此,近两个月的公开内容输出反应了这家机构的思维变化。

  无独有偶。

  今年7月开始,百亿机构明汯投资也开始发布公开内容,涉及主题包括:如何定义量化投资、近十余年量化私募行业的重大变化、择时性价比如何、何为年化波动率、何为最大回撤、如何打造低波动低回撤并获得绝对收益的产品等等。

  明汯投资是第一家管理规模突破500亿元的中国本土量化私募,创始人裘慧明历任全球知名对冲基金HAP capital、千禧年、瑞士信贷自营投资交易部的投资经理。

  综合以上内容,三家百亿量化私募均在三季度打破常规,开始集中对外发声,各自切入的角度各不相同。

  03

  此前“风声大雨点小”

  资事堂发现:头部量化私募并非“迟至今日”才对外公开发声,但以前往往 于“风声大雨点小”的状态。

  比如:今年7月以来明汯投资发布的部分内容,提炼于2018年裘慧明的内部分享内容,当时这些内容更多流传于专业人士以及代销渠道。但限于当时市场对量化投资认知属于起步阶段,并没有产生很大的输出效应。

  再如:千亿私募幻方量化曾在2021年11月通过官微发布篇为《量化投资18问》的文章,涉及换手率、交易占比、收益来源、对市场影响等多个敏感议题。

  这篇“自问自答”的文章,并非普通意义上的投资者教育。当时的背景是:有卖方分析师称量化交易在A股成交占比50%。此言一出,市场哗然。

  然而,当时市场其他头部量化机构并没有发声,仅有幻方量化对这一敏感话题“正式回应”,可以理解为是对各种“负面抹黑”的“正名”。

  04

  不见爆款的量化圈

  增加透明度,开辟新服务渠道,这种情况诞生在今年,并不令人奇怪。

  今年以来,私募基金发行的爆款全都由主观机构囊括,比如源乐晟、合远基金、泉果基金等等,并没有见到量化多头的募资盛世。

  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纳入统计的132只量化选股私募基金年内平均收益为2.55%,其中四成基金取得正收益。同期,中证500指数增强策略平均收益为-3.99%,中证1000指数增强策略平均收益则为0.65%。

  然而,2019年-2021年量化多头策略以高收益率吸引了大量投资者追捧,更产生了诸多“翻倍神话”。

  随着指数型牛市告一段落,市场进入结构性行情,特别是今年超预期因素冲击下,选股难度徒升,股票多头策略均遇到了显著的净值波动。

  这种背景下,就不难理解“量化大厂”不再低调、主动出击的动因了。

  本期责任编辑 倪静

  ***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2年8月26日 09:26
下一篇 2022年8月26日 09:26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