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PGX导读:记者8月23日从上海海关获悉,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揭牌运行三周年之际,上海海关推出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高水平开放促进重点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拟通过4个方面8项措施,进一步为市场主体激活力添动力,不断提升新片区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再上台阶。
记者8月23日从上海海关获悉,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揭牌运行三周年之际,上海海关推出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高水平开放促进重点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拟通过4个方面8项措施,进一步为市场主体激活力添动力,不断提升新片区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再上台阶。
4方面措施分别为:第一,依托“制度优势”和“区位优势”,助力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提升产业能级;第二,保障“实体经济”和“特色业态”协同有序发展;第三,全力支持民用航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发展;第四,优化营商环境,开拓未来发展空间,助力新片区高质量发展。
其中,在助力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提升产业能级方面,上海海关依托新片区“制度优势”和“区位优势”提出两项具体措施,一是充分发挥径予放行等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海关监管创新制度优势。进一步推动径予放行货物木质包装检疫监管创新试点,不断扩大径予放行政策覆盖面,提升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贸易便利化水平,服务重点产业发展。
二是进一步发挥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区港一体区位优势。在充分发挥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一期区港一体功能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基础上,结合该区二期封关运作,发挥其对接洋山港、南港、浦东机场空港等口岸的区位优势,围绕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为智能汽车、大飞机、集成电路等新片区重点产业所涉及的进出口货物提供通关便利,推动临港、临空产业发展。
为支持民用航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发展,上海海关提出,一是支持民用航空产业发展。以“一司两地”一体化监管模式落地、民用航空产业龙头企业进入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运作为契机,建立大飞机试飞“绿色通道”,保障国产大飞机组装、试飞和交付,不断完善监管模式以适应产业发展的新需求。支持飞机零部件和原材料制造、飞机维修、飞机租赁等上下游企业在新片区落地,推动形成完整的民用航空产业体系。
二是支持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产业发展。推动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白名单”制度和进出境特殊物品联合监管机制在新片区的应用,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服务生物医药产品研发、生产、测试一体化运作需求。推动新片区企业用足用好上海海关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监管创新试点措施,支持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建设服务集成电路产业的物流分拨配送中心,促进保税货物在区内外企业间便利流转。全面实施高新技术等真空包装货物口岸和属地查验协同、企业集团保税监管等监管创新模式,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保税维修、检测等新型业态。
本文来源 |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记者 | 宋薇萍
上海证券报,新华社主办,中国证监会法定披露证券市场信息媒体,创立于1991年,是新中国第一份提供权威金融证券专业资讯的全国性财经日报,现已形成涵盖报纸、网站、客户端、视频、微信、微博等平台的全媒体财经传媒矩阵。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