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ToB/C的思维模式,在Web3市场策略中已经不适用了?

文章转载来源:深潮TechFlow来源:WEB3 MKT作者:Zolo,深潮 TechFlowWeb3 的 Marketing 应该怎么做,与 Web2 市场的思维方式有什么不同?

  文章转载来源:深潮TechFlow

  来源:WEB3 MKT

  作者:Zolo,深潮 TechFlow

  Web3 的 Marketing 应该怎么做,与 Web2 市场的思维方式有什么不同?

  带着这样的问题,最近阅读了很多相关的内容,我想结合自己的观点逐步与大家推荐和分享一些值得参考的文章,内容涵盖 Web3 与 Web2 市场的不同点、Storytelling 为什么重要、如何思考完整的社区运营策略以及实操建议等等。

  先有道,而后有术。

  一个新的思考方式是,Web3 市场的用户/客户划分将不再是 To B 或 To C。

  有句话叫:认知支配行动,行动是认知的结果,想要行动不出错,就需要先有正确的认知。

  那针对 Web3 的市场,在用户或者客户划分上,什么样的认知才是正确的?

  在我们固有的认知里会广泛认为,应该先做产品,再做市场,项目越早期,市场就越不被重视。

  如下图所示:

为什么说ToB/C的思维模式,在Web3市场策略中已经不适用了?

  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是 Web2 的产品往往需要产研先行,先做出 MVP、跑出 PMF,然后再通过市场手段做进一步放大。

  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在 Web3,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

  举个例子:

  是不是很多项目连产品都还没上线,就先把币发了?

  Web3 的很多产品,在拓展 C 端用户前,是不是还需要吸引一些产品验证者等其他角色来壮大网络?

  以上这些场景所反映的事实是:

  在产品获得 B 端或者 C 端用户前,就需要提前考虑针对其他用户画像的市场策略。

  如下图所示:

为什么说ToB/C的思维模式,在Web3市场策略中已经不适用了?

  在 Web2 我们经常会谈到,你做的市场,针对的是 To B(企业) 还是 To C(用户),

  而到了 Web3,因为参与的角色变多,同时结合 Token 的提前引入,这种 B 和 C 的概念可能将会逐渐淡化,转为 A,To All。

  All 并不是说不区分受众,而是不应该再针对 企业用户和个人用户 这两个纬度来区分,更好的方式是,根据协议/网络的不同参与角色做区分,进而针对性的策划传播内容。

  All 里面具体会有哪些用户画像,我认为这是一个需要持续探索,并针对不同产品类型需要进行差异化思考的问题。

  比如针对协议类产品,用户还没使用到你产品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你的‘投资者’、‘质押者’,同时为了网络维护,你还需要‘节点服务商’、‘独立验证者’等等。

  比如针对应用类的产品,用户可能还包括‘联合创作者’、‘大使/贡献者’等等。

  总之,因为用户参与的前置与产品推出的后置,重新思考用户分类及市场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而在新的角色关系里,我们也可以进一步探讨一下为什么 Storytelling 会如此重要。

  为什么 Storytelling 在 Web3 市场中至关重要?

  从以上的探讨可以看出,大部分情况下,你会面临:

  产品还没有推出,在还没有产品用户的时候,你就需要开始做市场了。

  Storytelling 也正因为产品的缺失,其重要性也会更加凸显出来。

  没有产品,靠什么来吸引人加入你的社区进行共创?

  没有用户,靠什么来吸引人帮你维护网络?

  答案就是Storytelling。

  我们需要不断用故事来吸引各类的参与角色。

  什么样的故事才是好的?如图:

为什么说ToB/C的思维模式,在Web3市场策略中已经不适用了?

  图中给了三个因子,比如 愿景 + 经济模型/收益预期 更像当前 DeFi 的叙事,

  而好的 Storytelling 内容最好将愿景、经济模型/预期和社区的 Engagement 结合起来考虑,形成资本+社区的叙事合力。

  从实操上看,用更有吸引力的文字而不是图表/数字等来阐述你在做什么,有什么远大的愿景,为这个世界带来的变化,我们处在 Roadmap 哪个位置,这对于实现未来伟大愿景的意义是什么……

  如何在WEB3世界更好地进行叙事,欢迎关注我们未来的内容。

©本文由入驻清一色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2年8月22日 15:26
下一篇 2022年8月22日 15:27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