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吕文琦
近日,五家A股上市险企交出今年前七月成绩单,共揽保费1.75万亿元,同比增长4.29%。
在保费规模上,五大上市险企打破前几月“四升一降”的格局,全部实现正增长。截至7月31日,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分别实现保费收入4861.99亿元、4696亿元、4160.33亿元、2646.22亿元、1122.02亿元。中国人保同比增长最快,达到10.81%,中国太保次之,同比上涨8.02%。
界面新闻整理自上市险企公告
在寿险方面,中国人寿走出保费收入下跌阴霾,保费收入较去年同期上涨0.15%,7月单月上涨13.7%,领跑五大险企。7月,中国人寿也经历了管理层变动,“70后”赵鹏回归并从苏恒轩手中接过中国人寿党委书记、总裁一职。
今年在寿险业务上表现抢眼的人保寿险前七月实现保费759.51亿元,同比上升11.4%。但从新单业务来看,今年 1-7月人保寿险的长险首年期交业务同比下降1.8%,其中7月单月人保寿险的长险首年期交业务同比下跌6.0%。
尽管寿险保费规模逐渐回暖,但多数券商分析师在研报中认为,新业务价值(NBV)仍承压。招商非银分析师团队表示,这主要是由于居民的消费需求及意愿、渠道转型等方面仍未见明显改善迹象。
新单保费、新业务价值率和新业务价值(NBV)等指标反映了公司业绩增长能否可持续。一家保险公司NBV越高,则新增的保费对公司的净利润贡献度也将越大。
国泰君安刘欣琦团队认为,当前客户的财富管理需求仍为寿险新单增长的主要来源,增额终身寿带来的新单增长难以弥补重疾险下滑的价值压力,预计对NBV提振影响有限。
财险方面,2022年前七月,财险“老三家”保费继续增长。其中,人保财险实现保费收入为3078.49亿元,同比增长9.92%;平安产险累计保费收入1708.12亿元,同比增长10.91%;太保产险累计保费收入1050.27亿元,同比增长12.06%。
人保财险前7个月实现车险保费1501.67亿元,同比增长6.9%,7月单月的车险保费同比增长8.4%。招商非银分析师团队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大力实施燃油车购置税减半、新能源车下乡等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效应持续显现,使得7月国内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增长20%、新能源车零售销量同比增长117%。
在今年上半年,财险行业整体综合成本率下降.27%至97.29%,主要是因为车险综合成本率下降。国泰君安刘欣琦团队预计财险行业“领头羊”人保财险7月综合成本率因车辆出行受限和去年郑州水灾的高基数影响等原因,将持续改善。
另外,招商非银分析师团队预测认为,今年以来各公司持续加强对非车险业务结构的调整,通过各种降损增效措施不断优化非车险业务的盈利能力,预计全年非车险业务盈利能力有望超预期。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