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强监管政策和行业转型等因素影响,7月集合信托发行市场下行,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双降”。据用益信托统计显示,截至7月31日,7月共有54家信托公司发行1828款集合信托产品,发行数量环比减少154款,降幅为7.77%;发行规模1258.97亿元,环比减少100.36亿元,降幅为7.38%。
上周集合信托发行市场热度下滑,发行规模小幅回落。据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不完全统计,上周共38家信托公司发行集合信托产品237款,环比减少12.22%;发行规模236.31亿元,环比减少9.35%;日均发行规模为47.26亿元。
“上周集合信托产品发行规模回落,其中,标品信托产品的发行规模81.25亿元,居首位,环比减少12.41%;基础产业类信托产品发行规模达到78.81亿元,环比减少7.87%。”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研究员喻智说。
另外,7月集合信托成立市场热度不一。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31日,7月共有51家信托公司成立了1962款集合信托产品,成立数量环比减少187款,降幅为8.70%;成立规模1134.34亿元,环比增加76.79亿元,增幅为7.26%。
具体来看,7月房地产类信托产品的成立规模为48.41亿元,环比减少43.45%;基础产业信托成立规模199.92亿元,环比减少22.74%;工商企业类信托成立规模62.51亿元,环比减少38.94%。值得一提的是,投向金融领域的产品成立规模则逆市大幅增加到822.08亿元,环比增38.03%。
在发行“双降”的同时,7月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也小幅下行。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31日,7月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6.85%,环比下滑0.01个百分点;产品的平均期限为1.91年,环比减少0.07年。
“2012年前后,信托产品的收益率普遍能达到12%左右;2018年前后,信托产品收益率降至9%左右;最近几年信托产品的收益率则降至7%左右,现在部分信托产品的收益率跌至6%左右。”北京某信托公司市场人士表示,信托产品收益率下滑,主要原因一是,随着融资类信托受到强监管,非标资产整体规模大幅压降,优质非标资产较为稀缺,收益较高的传统非标业务开展难度增加。二是,近年来信托公司纷纷布局标品投资业务,但此类业务收益率普遍较低,影响了信托产品的平均收益率。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