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PGX导读:古人云:“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会说话,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能力。
古人云:“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
会说话,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能力。
德鲁克有句名言:
“一个人必须知道说什么,一个人必须知道何时说,
一个人必须知道对谁说,一个人必须知道怎么说。”
1
说什么
年轻时的刘伯温,曾在进京赶考时,向一农妇讨水喝。
而农妇端来的水里,却飘着好些稻谷壳。
刘伯温心头大为不悦,唯有一边吹稻谷,一边慢慢喝下。
多年以后,刘伯温功成身退,回乡时再次遇到妇人,他忍不住问起当年水中的稻谷一事。
妇人笑答:“哎呦,天热水凉,着急喝水容易生病。放点稻谷,你就只有慢慢喝了!”
刘伯温愕然!
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常常源自于:我以为他懂得。
一个直接的请求,一项明确的交代,一句歉意的解释……
会说话的人,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应该说什么话。
2
何时说
楚宣王时期,大臣江乙劝说安陵君,要向楚王表达“生死相随”的忠心。
安陵君听进去了,一直在等待机会。
有一次,楚王一箭射死疯狂的犀牛,高兴地说:
“百年之后,谁能和我一道享受此种快乐呢?”
安陵君流泪道:“生前与大王挨席而坐、同车而乘;死后,我愿在黄泉下做您的席垫。”
楚王大为感动,正式封他为安陵君,长保尊荣。
说话,需要把握好时机。
看不准时机,可能弄巧成拙;看准时机,则能事半功倍。
3
对谁说
古时,有个秀才去买柴。
他招手道:“荷薪者过来。”
卖柴人听不懂“荷薪者”,却听懂“过来”二字,就走到他面前。
秀才问:“其价如何?”卖菜人只听懂“价”字,就说了价钱。
秀才又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
意思是:木头外干内湿,燃烧时浓烟多,火却小,便宜些。
但卖柴人听不懂,气呼呼地离开了。
正所谓:“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到什么庙,烧什么香。”
4
怎么说
战国时期,赵国请求齐国支援。
而齐国的交换条件是:赵太后之子长安君,入齐做质子。
赵太后死活不同意。
于是,大臣触龙与太后闲话家常,等她放下警惕后,一连提出三个问题:
一,假如赵国被灭,长安君逃去哪?
二,长安君没功劳,若以后成了大王,如何让百姓尊崇?
三,长安君入齐为质子,是否就可以立功而将来受尊?
最后,赵太后果断送长安君入齐。齐国也如约发兵,解了赵国困局。
好的说话方式,能把话说透彻、说到人心里,从而达到目的。
本文来源 | 儒风大家
本文作者 | 儒风君 · 霞光满天
上海证券报,新华社主办,中国证监会法定披露证券市场信息媒体,创立于1991年,是新中国第一份提供权威金融证券专业资讯的全国性财经日报,现已形成涵盖报纸、网站、客户端、视频、微信、微博等平台的全媒体财经传媒矩阵。
©本文由入驻清一色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