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期随着早稻的上市,稻米市场久违地活跃起来,新季早稻由于受到种植成本的提高和粮库收购的强力支撑,上市后价格一路攀高。早稻价格高企,但下游需求暂未得到提升,业者操作逐渐谨慎,目前早稻收割基本接近尾声,价格也多已止涨企稳。市场经过短暂加速后,回归平静。
早稻高企
今年南方早稻上市时间整体晚于上一年,生长期遭遇低温、多雨等不良气候,所幸在早稻收割上市期间南方地区天气多高温晴朗,利于收割及晾晒等后续环节。收购主体积极性较高,价格也一度急速上涨,截至目前,早稻干粮市场收购主流价格在1.30-1.38元/斤,价格较高,部分地区已到历史高位;加之近期市场粮价出现下跌,对早稻价格有一定抑制作用,继续上涨空间不足;再者,市场业者收购心态趋于理性,目前已止涨企稳。
开机下降
与早稻市场的火热程度相比,开机情况不断降低走向另一端,稻米市场再现冰火两重天。
由上图可知,本月全国米厂平均开工率仅为12%,较上月仍有小幅下降,淡季以来,连续走低的米企开机率,侧面反映了市场需求的不振。据Mysteel调研得知,目前米企订单匮乏,不仅如此,而且稻强米弱使得米企利润严重被压缩,米企处境已捉襟见肘,相比开机就负利,多数选择停机谨慎观望。
7月本就是市场淡季,导致市场购销冷清的主因归根结底是供需失衡。需求端疲软现状始终未见好转,供应量相对充足。通过国储拍卖结果可窥一二,在最近一期26日的拍卖结果中,国储投放粳稻305772吨,成交数量2410吨,成交均价2577元/吨,成交比率0.79%;投放中晚籼稻303500吨,成交数量4757吨,成交均价2514元/吨,成交率1.57%。共成交7167吨,总成交率1.18%,较上周总成交率1.48%下降0.3%。拍卖以来,成交率连续低迷,多数以流拍为主。
目前的稻米市场总体平静,若要打破“瓶颈”,似乎尚需时日。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