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基金规模榜单出炉 易方达祁禾、信达澳亚冯明远展望后市

基金二季报悉数公布,揭开了百亿级基金经理“吸金”榜单。截至6月30日,今年二季度主动权益类产品总规模达到5.6万亿元,较一季度增长了5.6%。其中,中欧基金葛兰、易方达基金张坤在管

  基金二季报悉数公布,揭开了百亿级基金经理“吸金”榜单。

  截至6月30日,今年二季度主动权益类产品总规模达到5.6万亿元,较一季度增长了5.6%。

  其中,中欧基金葛兰易方达基金张坤在管基金规模接近千亿级别,分别达到989.39亿元、971.37亿元;景顺长城刘彦春紧随其后,在管基金规模达到870.38亿元;广发基金刘格菘、汇添富基金胡昕炜的在管基金规模也均超过了600亿元。

二季度基金规模榜单出炉 易方达祁禾、信达澳亚冯明远展望后市

  部分二季度百亿级基金经理名单(以挂名首位基金经理为准)

  两大明星经理管理规模接近千亿

  明星基金经理虹吸效应越发明显。根据天风证券研究,截至二季度末,1519位基金经理管理主动权益类产品,总规模合计达到5.6万亿元。其中,有147位基金经理在管基金规模超过了100亿元,他们合计管理规模达到3.3万亿元,占所有主动权益产品总规模的近六成。

  其中,合计有63位基金经理在管基金规模超过了200亿元,包括中欧基金葛兰、易方达基金张坤、景顺长城刘彦春、广发基金刘格菘、汇添富基金胡昕炜、兴证全球基金谢治宇、银华基金李晓星等众多明星基金经理。

  记者发现,中欧基金葛兰管理着5只基金,在管基金规模最大,达到989.39亿元。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中欧医疗健康,达到710.81亿元。紧随其后的是中欧医疗创新、中欧阿尔法,规模分别达到126.89亿元、119.74亿元,而中欧明睿新起点在二季度末的规模为31.94亿元。卢纯青与葛兰共同管理的中欧研究精选达到28.12亿元。

  截至二季度末,易方达基金张坤管理着4只基金,管理规模达到971.37亿元。其中,易方达蓝筹精选规模最大,达到627.79亿元;易方达优质精选达到199亿元;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易方达亚洲精选的规模分别为92.13亿元、52.45亿元。

  明星基金经理获得大量净申购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规模实现了明显增长。

  以中庚基金丘栋荣为例,二季度末管理4只基金,基金规模达到292.01亿元,较一季度末的203.38亿元,增长了超四成。其中,中庚价值领航管理规模最大,达到154.75亿元;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中庚小盘价值、中庚价值灵动灵活配置分别达到75.09亿元、38.2亿元、23.96亿元。

  基金规模的大涨,得益于二季度大量的净申购。二季报显示,中庚价值领航期间总申购份额达到32.48亿份,扣除总赎回量4.55亿份,仅一只基金就获得了27.93亿份净申购。同时,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中庚小盘价值、中庚价值灵动灵活配置净申购份额分别达到7.46亿份、-1.84亿份、-0.56亿份。截至二季度末,中庚价值领航、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中庚小盘价值、中庚价值灵动灵活配置的基金份额分别达到62.91亿份、47.31亿份、17亿份、11.37亿份。

  此外,二季度,信达澳亚基金冯明远管理的基金合计获得10.32亿份净申购,前海开源基金崔宸龙管理的基金合计获得0.38亿份净申购。截至6月30日,冯明远管理的基金规模合计达到410.75亿元、崔宸龙管理的基金规模合计达到375.9亿元,较一季度末均有所增长。

  投资成绩可观

  把握住投资机会,大部分百亿级明星基金经理在二季度交出了较好的成绩单。

  以易方达祁禾为例,管理基金在二季度实现了较好的投资收益,带动基金总规模增长近两成,至351.09亿元。截至6月30日,易方达环保主题、易方达高端制造、易方达智造优势A二季度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均超过20%,易方达新丝路、易方达产业升级一年封闭A等基金同期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涨超10%。

  此外,前海开源基金崔宸龙管理的前海开源沪港深智慧、前海开源沪港深非周期A,信达澳亚基金冯明远管理的信澳匠心臻选两年持有、信澳新能源产业,中欧基金葛兰管理的中欧明睿新起点、中欧阿尔法A,基金净值在二季度均涨超10%。

  明星基金经理如何展望后市?

  谈及投资思路,祁禾表示,在传统能源价格暴涨背景下,新能源的需求更加迫切。选股上,坚持企业竞争力是长期收益来源的理念,继续选择竞争力强、治理优秀的公司进行配置,分享企业的成长价值。

  “2022年二季度,基金投资依旧聚焦在新能源、科技、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领域。”冯明远表示,展望未来,市场将更加注重基本面的质量,继续关注新能源、科技、高端制造等主要赛道,深挖基本面扎实的优质个股,自下而上挖掘投资机会。

  对于未来的投资机会,葛兰认为,一是新能源光伏产业,未来一年将迎来由需求驱动的投资机会;二是半导体产业,寻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司;三是必选消费品,免疫宏观经济和外围冲击扰动,部分公司已经有一定的吸引力;四是周期行业,经历供给侧改革后,关注行业格局稳定、估值较低的龙头公司。

  责编:张晓光 校对:张 宇 制作:季宇亮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2年7月23日 14:56
下一篇 2022年7月23日 15:09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