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是信息革命时代改善医疗保障等民生工作的必然要求。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党中央高度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应用,推动重塑医疗卫生管理和服务模式。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是提高医保管理和服务效率的需要,也是促进基本医疗保障公平性的需要,是医疗保障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治理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历时2年11个月建成运行,实现了医保与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以及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实现了“三个统一”和“四级联通”。平台应用后,至少可以发挥以下几方面作用。
第一,方便群众,有利于患者更方便看病就医,提高满意度。高效便捷地获取医疗卫生服务,是患者的主要诉求之一。调查发现,就诊和报销等流程的便捷性是影响患者满意度的重要方面。平台应用后,其便民的最直观体现是看病就医可直接使用医保电子凭证,不再需要带上医保卡、社保卡等实体卡,而且可以通过手机APP直连医保系统获得相关服务。开通移动支付后,患者可直接使用手机进行支付。更重要的是,方便异地就医报销,特别是促进了跨省异地就医报销。
第二,降费增效,有利于减轻患者负担,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比如药品采购价格信息互联互通后,可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比价,进一步提高药品价格联动的效果。近些年,为了合理控制医疗卫生费用、有效降低药品价格,药品采购制度不断改革完善,国家开展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对未纳入国家组织集中采购和使用范围的药品,各地也在进行相应改革,普遍实行药品招标价格联动机制。在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建成前,主要是通过函询周边省市价格的方式获取价格信息。平台建成后,价格信息统一,可直接对比全国历史信息,获取最低价,进一步节省药品费用。值得一提的是,药品耗材编码规范统一后,可有效避免老药新做规避招标采购降价的情况。以前编码不统一,如果某个药品被降价,厂家仍可通过更换名称、规格型号等方式包装成新产品,再定一个新价格,从而规避被降价。如今编码统一后,药品和耗材均是一个产品名称,只有一个编码,有利于避免以上问题发生。
第三,促进公平,推动各地医保待遇更加均衡。基本医疗保险是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主体,是以公平性为主导原则。目前我国基本医保基金还是地方统筹,虽然统筹级别已从县级逐渐提升到地市级或省级,但在长期医疗方面,由于各地资金筹措能力不同,导致医保政策地区间差异较大,医保待遇不均衡问题较为突出。平台建成后,各地医保待遇政策以参数化形式在系统上显示,信息更加透明,便于后台进行监测,并推动地方自我改进,进而促进各地医保待遇均等化,发挥医保保基本、保公平的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在医保信息平台统一、数据互联互通后,对信息安全保障的要求也更高,这是平台应用后面临的必然挑战。平台统一只是提供了技术基础,而要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还需全面深化应用,进一步重塑医保服务价值,切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现数字治理。(中国社会科学院健康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秋霖)
(经济日报)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