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尔街见闻 作者: 赵颖
瑞银指出,几乎所有指标都出现明显改善,由于制造业订单量下滑,运输成本和交付时间大幅下降(均改善1个标准差),发达市场中的订单与库存比率已从高于正常水平的2个标准差降至低于长期平均水平1.7个标准差,而全球库存正以二十年来的最快速度增长。
在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全球制造业订单持续下滑,供应链瓶颈正在快速改善。
周五,瑞银在报告中指出,6月份,全球供应链瓶颈改善了近3/4个标准差,距离正常中值水平仅有1.8个标准差,而去年10月份时为4.4个标准差。
从今年5月份开始,几乎所有指标都出现明显改善,由于制造业订单量下滑,运输成本和交付时间大幅下降(均改善1个标准差),发达市场中的订单与库存比率已从高于正常水平的2个标准差降至低于长期平均水平1.7个标准差,而全球库存正以二十年来的最快速度增长。
制造业订单量下滑 库存快速增长供应链瓶颈明显改善
瑞银在报告中提到,全球各地的运输成本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具体来看:
从中国到美国西海岸的运输成本较峰值下降了65%,从中国到欧洲的运输成本下降了31%。
Freightos全球主要航线货运指数较之前的峰值下降了42%,Drewry世界集装箱指数下跌下降了33%,但Harper-Petersen集装箱指数下跌幅度较小,仅为3%。
同时,各地区订单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库存快速增长。
自10月以来,美国居民在核心商品上的支出一直在稳步下降,降幅为3%,但仍比疫情前的高出5%。自去年第一季度以来,美国服务业支出持续增长,但比疫情前平均水平低4%。随着疫情的消退,两者差距正继续缩小,将有助于减轻供应链瓶颈的压力。
商品支出的放缓势头反映在制造业订单的下降上:
自5月21日以来,全球订单量下降了约10个百分点,而同期库存上升了4个百分点。
订单与库存比率下降最快的是欧洲(欧元区自峰值下降了4.5个标准差,英国约为4个标准差)和美国(2.8个标准差),新兴市场受影响较小,但现在也低于长期平均水平。
从国民账户和采购经理人指数来看,全球库存正以二十年来最快的速度增长,然而长期来看,库存水平仍然较低。
美国方面,洛杉矶和长滩港(占美国进口量的41%)的拥堵现象出现缓解,陆上瓶颈(没有更多空间堆放集装箱)情况也取得明显进展,自去年10月份以来,从洛杉矶港口运出集装箱所需的时间缩减了了56%。
此外,芯片短缺也出现缓解,瑞银指出,全球芯片生产水平比疫情前高出15%,并预计明年全年半导体供应将比需求多出10%,同时订单量开始下滑。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