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名将如云的银华基金里,李晓星是和焦巍齐名的“双子星”。
但他也同样在上半年经历痛苦考验,4月下旬代表产品一度回撤25%,年中又顽强反攻近27%,最终依然把500亿规模产品带入行业前二分之一。
李晓星是如何看待跌宕起伏的上半年的?
经历了这轮调整后,他的投资理念是否有新的变化?
他如何布局未来的投资机会?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他的基金二季报中。
内心非常“乐观”
2022年2季度,李晓星的规模重回500亿以上。Choice数据统计显示,他的在管规模超过了550亿元。
他还是比较谨慎,继续重申,今年是出任基金经理以来的“第三次困难时刻”。
季报中,他表示基金净值的回撤使得持有人承受了阶段性的亏损,他深表歉意。
但市场的非理性下跌,使得很多优质企业的股票跌到了合理区间,这个都是未来超额收益的空间。
他内心对后市是非常乐观的,二季度一直在增持自己管理的基金。希望从长期的角度看,这些操作最终是可以被证明是正确的。
“积极的心态”至关重要
在谈及如何克服困难时刻的段落,他讲了一个实习的经历:
“记得我的第一份实习工作,是给英国的一个企业在当地推销它的产品,需要一个一个的去敲开居民的家门。相比于其他本土实习生,我拥有天生的劣势,生硬的英语是我最大的障碍。
最开始的时候,我不断的收获一个接着一个no,我阿Q般的安慰自己,没关系,我又练习了听力和口语,然后等我攒齐9个no,就一定会有一个yes。
慢慢的,我逐渐有了业绩,发现之前担心的劣势逐渐成为了我的优势。正是因为我的发音不标准,用词不准确,客户反而会更认真的听我讲产品。困难和挑战随时都在,能否转危为机,积极的心态至关重要。”
复盘得失
回顾上半年,他认为,在投资方法框架内,做对了一些事情,也做错了一些事情。
从仓位上来说,由于市场并没有进入到高估的区域,从年初开始一直维持了高仓位,在市场下行阶段,也受了一些伤。
在4-5月市场大幅下跌的时候,市场的估值水位大幅下降,于是在高仓位的基础上持续加仓至接近满仓。后者显然是作对了。
从结构上来说:
值得总结经验的是由于担心地缘政治冲突带来的全球供应链条的割裂,减持电动车上游时间过早,在4月份光伏的大跌中并没有选择加仓,错失了一些机会;
而在市场大幅下跌的时候,选择增持了可选消费、地产链、军工、计算机和自动化等行业,目前看可选消费、地产链、军工和自动化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他相信随着信创和人工智能政策的相继落地,未来计算机的表现也是可以值得期待的。
看好中长期维度的消费复苏
他判断,由于地缘政治冲突引起的高通胀,可能已经处于拐点。对于油价的判断是,目前处于十字路口,上行风险和下行风险并存。
整体来说,他对于来自欧美的需求,整体持非常悲观的态度。对于国内的经济前景,他是非常乐观的。
李晓星认为,地产的放松、基建项目端和融资端的发力、多维度的支持消费,让他总体看好中国经济的v型反转。
在面对不确定性的时候,居民普遍大幅提高了储蓄率,较疫情前增长较多。而当不确定性过去时,超额储蓄都会转变成消费,同时叠加低基数的效应,非常看好中长期维度的消费复苏。
目前市场很多人质疑居民的消费能力在降低,但结合超额储蓄率的大幅上升,他认为主要是消费意愿的问题,而整体居民的消费能力一直在提升。
当对未来的预期平稳后,消费将迎来反弹,这个是他与市场一些看法的最大不同。
持仓更为均衡
展望下半年,他的持仓已经调整的变得更为均衡。
他看好国内经济复苏,特别是融资驱动的基建和政策驱动的房地产,适当提升了跟投资相关的价值股的配置比例。
从中长期维度来说,看好消费复苏,继续提升了消费股的配置比例。
同时,由于他认为中国经济将逐步上台阶,下半年甚至明年,流动性或无法比上半年更宽松,边际上对于高估值股票不利,适当减持了估值透支了未来成长性的一些股票。
组合配置上,李晓星的消费领域持股以高端和次高端白酒为主,加仓了啤酒、美护、消费医疗板块的相关公司,此外,大众品食品、社服等板块也均有配置。
谨慎对待电动车中游和光伏板块
展望下半年和明年,他对新能源中的电动车中游材料和光伏制造相对都更加谨慎一些,相对更看好电动车整车、部分中游材料细分环节、绿电运营商、储能产业链以及部分风电零部件。
电动车方面,他判断今年销量在6-700万辆之间没有太大问题。一方面渗透率还在提升,另一方面车企的新车型还在加速推出。
对比之下,李晓星认为,欧洲电动车渗透率已经接近30%,市场增速存疑;美国市场渗透率较低,增速会比较快。
低估值顺周期也有机会
在低估值顺周期方向,他继续看好长期受益消费升级红利的品牌广告,随着疫情管控措施逐步放开,广告主预算也将逐步恢复,相关龙头公司当前具备可观的绝对收益空间。
他认为,由硬件设备升级带来的新应用爆发还处于初期阶段,VR、AR设备放量对于游戏、影视等行业的拉动还是有限的。后续需要持续跟踪新应用的诞生产生的投资机会。
银行板块里,相关公司采用以量补价的方式,尽量减少收入增速下行的影响,前两年囤积的拨备可能会反哺盈利增速。品种上,上半年受损较大的股份制银行下半年或许修复的弹性是最大的。
券商受益于交易量放大,基本面明显改善,从长期角度来看,继续看好财富管理类的券商。
保险中财险率先修复,寿险正在修复中,预计到明年1季度行业的同比增速会明显改善。
重仓股半数更替
2季报显示,以李晓星的规模较大的基金银华心怡为例,保持高仓位,消费和科技配置相对均衡,重点配置了食品饮料、地产链、消费者服务、国防军工、电子、计算机、传媒、有色金属、医药、新能源等行业,精选高景气行业中高增长的个股。
以该基金十大重仓股来看,五粮液、中国中免、比亚迪、紫光国微、三一重工新入,宁德时代、药明康德、汇川技术、天赐材料、金山办公退出。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