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5个交易日市场震荡下行,日均成交额1.01万亿元,市场成交额连续两周下滑。涨跌幅方面,万得全A跌3.0%,上证指数跌3.81%,沪深300指数跌4.07%,创业板指跌2.03%,中小板指跌4.27%,中证500指数跌3.24%,中证1000指数跌2.11%,科创50指数跌2.88%。北上资金净流出220亿元,在连续第6周净流入后转为净流出。中信一级行业分类中,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汽车板块本周跑赢各主要指数,分别上涨1.49%和下跌0.74%,或受益于龙头企业业绩和新能源车销量超市场预期;公用事业板块表现出较强韧性,本周下跌0.76%,或受益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高温天气,用电量需求上升;银行和房地产板块分别下跌4.83%和5.81%,或受到楼盘停工烂尾引发的业主计划停贷风波影响;有色金融板块在国际金属价格下跌背景下,本周下跌5.86%。
美国6月CPI环比增长1.3%,高于市场一致预期的1.1%,超出此前的年内3月高点1.2%,CPI同比增速升至9.1%,前值为8.6%,为1981年以来的高点。核心CPI环比增长0.7%,高于市场一致预期的0.6%,前值为0.6%,同比增速为5.9%,前值为6%。尽管基数走高,CPI同比增速却在此前高点基础上继续上行,整体通胀、核心通胀环比均达到年内最高,折年增速均大幅超出同比增速,通胀短期难言见顶。
近期个别地区烂尾楼盘断供风波发酵,引起市场关注。整理数据发现,首先,断供项目多为已经停工项目,且不是最近才发生,是从去年开始就有此类现象;其次,主要发生在已经违约的房企项目上。目前看,房贷资产质量总体稳定,断供并非是普遍性现象。本次断供风波并非居民资产负债表所致,更多是“保交楼”的手段。但需要注意的是,断供是房企暴雷后投资者无奈的维权之举,反映出当前房企现金流仍未恢复。如果政策帮扶不足,或引发加速恶性循环的阶段,后续螺旋式下降会牵连大部分行业及企业。
统计局发布2022年2季度及6月经济活动数据,2季度全国本土疫情爆发对经济带来较大冲击,实际GDP增速为0.4%,前值为4.8%。疫情后制造业复苏韧性更强,基建投资如期加速,但地产基本面反而进一步恶化。2季度出口同比增长13%,贸易顺差达2,278亿美元,对增长有支撑。内需方面,制造业疫情后复苏较快、韧性较强。值得注意的是,2季度贸易顺差同比扩张70%,或多增6344亿人民币, 相当于当季GDP的2%。所以,虽然消费大幅负增长、投资仅小幅正增长,但2季度GDP得以录得0.4%的同比扩张。
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从5月的0.7%进一步加快至3.9%,绝大部分行业增速普遍反弹。上海6月1日全面解封、全国疫情防控形势趋于稳定,叠加国内原材料价格普遍回落,物流状况普遍改善,中下游工业生产有所加速——汽车制造业增速大幅加快至16.2%,较5月上升23.2个百分点。此外,通用设备、运输设备、电气机械等行业生产增速亦有所回升。从产量看,6月汽车产量同比增速从5月的-4.8%大幅加快至26.8%,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速高位继续攀升,同比增长121%;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速回正;此外,水泥、玻璃、煤炭等工业原材料产量增速继续小幅加快。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同比增速从5月的-6.7%大幅上升至3.1%。汽车、具有社交属性的可选消费品类显著回升。汽车销售同比增速从上月的-16%回升至13.9%,而2021年汽车在整体消费中的占比大约为10%,对消费的拉动效应或达3个百分点;大部分可选消费增速均回升,如珠宝、化妆品、服装鞋帽的零售增速较5月分别上升23.6、19.1和17.4百分点;此外,家电零售增速亦从5月的-10.6%回升至6月的3.2%。
6月名义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从5月的4.7%进一步回升至5.8%。基建投资增速如期显著加快,部分制造业亦受政策惠及、增速小幅加快,但房地产投资同比跌幅进一步扩大。6月基建投资增速从5月的7.9%大幅加快至12%。6月地方专项债发行大幅提速,新增专项债1.37万亿元,今年已下达的3.45万亿元专项债基本发完,基建投资资金来源较为充裕。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从5月的7.1%加快至6月的9.9%。分行业看,化工行业投资增速有所加快;汽车、机械等行业投资增速维持高位;房地产基本面仍未逆转。6月投资同比增速从5月的-7.7%继续下滑至-9.7%。我们认为疫情后工业生产恢复明显较快,而消费复苏尤其是服务业消费相对乏力,同时地产去杠杆对实体经济和金融系统的潜在冲击仍不容忽视。
6月我国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7.9%,大幅高于市场预期的12.9%,前值为16.9%。轻工纺服产品出口在疫情趋缓后出现反弹。汽车出口在高基数下仍然呈现结构向好,体现我国制造业的相对竞争力。6月份,服装、集成电路、汽车、鞋靴和玩具出口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9%、16.5%、16%、46%和35%,连续第二个月较快增长。从出口量来看,集成电路、汽车、鞋靴箱包出口量环比连续第2个月上行;汽车出口量同比(+30%)和环比(+8%)增长最为明显。6月我国进口金额同比增长1%,低于市场一致预期的4%,前值为4.1%。海关公布的5月进口物量指数同比下跌8.8%。若以5月进口价格指数对6月进口金额作调整,6月进口物量可能同比下跌11%左右。6月份进出口数据显示,疫情趋缓后的出口产业链修复叠加海外供应链冲击下的订单转移,带动出口超预期。进口数据则显示国内需求仍弱,经济修复斜率仍低。
6月M2、新增人民币贷款与新增社融均超出市场预期,其中新增社融同比明显多增,主要是由于企业短期与中长期贷款、政府债净融资同比明显多增,而非标资产余额降幅同比收窄,其中最大的边际亮点是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明显多增,反映基建项目加速启动。
6月新增社融为5.17万亿元,明显超出彭博一致预测的4.2万亿元以及去年同期的3.7万亿元。由此,6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从5月的10.5%升至10.8%,主要贡献来自新增人民币贷款和政府债券发行。6月政府债净发行1.62万亿元,大幅高于去年同期的7,508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为2.81万亿元,高于市场一致预期的2.4万亿元以及去年6月的2.12万亿元。由此,6月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从5月的11.0%微升至11.2%。6月企业短期贷款与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明显多增,反映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走强。具体看,6月新增企业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分别为6,906亿元和1.45万亿元,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的3,091亿元和8,367亿元;另一方面,6月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为4,167亿元,小幅低于去年同期的5,156亿元。6月M2同比增速从5月的11.1%加快至11.4%,明显高于市场一致预期的11.0%。6月财政存款环比减少4,367亿元,同比多减365亿元,边际提振M2增速。6月M1同比增速从5月的4.6%回升至5.8%,高于市场一致预期的4.9%,显示企业现金流状况有所改善。
台积电于7月14日发布二季度业绩,公司二季度营收利润均超华尔街市场预期,营收落在公司预期上限,毛利率超过公司预期。回顾二季度,受消费电子需求疲软、美国加息等宏观大环境影响,全球对于半导体的景气度持高度怀疑态度,二季报台积电业绩超预期并且上调全年业绩预期大大超出了市场的预期,如此亮眼的业绩及积极的后市展望给整个半导体行业打了一剂强心针。
重点关注
稳增长相关板块
农林牧渔
食品饮料
医药生物
后续跟踪
楼盘断供事件演化
风险提示:以上市场数据来源wind。本材料为诺安基金观点,不作为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投资于本公司管理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托管协议》、《招募说明书》、《风险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及相关公告,如实填写或更新个人信息并核对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与自己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投资者需要了解基金投资存在可能导致本金亏损的情形。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代表对本基金业绩表现。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担。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