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举办峰会 研讨经济稳增长与实现路径

7月16日,由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举办的“2022中期宏观峰会——稳增长与实现路径”在京召开。峰会就下半年经济形势展望、宏观政策调整优化、助力我国经济稳增长等问题进

  7月16日,由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举办的“2022中期宏观峰会——稳增长与实现路径”在京召开。峰会就下半年经济形势展望、宏观政策调整优化、助力我国经济稳增长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当下经济形势

  今年4-5月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随着疫情形势趋于稳定,5月下旬以来经济景气度逐步恢复,主要指标边际好转。

  CWM50理事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二季度经济运行数据显示,中国经济顶住了压力,实现了正增长,经济呈现企稳回升的态势,成果十分不易。

  “面对困难局面,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宏观调节力度,有效实施稳经济政策措施,顶住了二季度的下行压力。”全国政协委员、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称,下半年随着疫情防控更加精准有效,稳经济的政策措施效果进一步显现,经济将继续加快恢复,为全年经济发展达到较好水平创造条件。

  中国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表示,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衰退风险。为应对潜在的全球系统性危机,中国应坚定不移地坚持做好自己的事。具体而言,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方针,坚持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在全要素劳动生产率提高方面探索新的发展动能,努力争取实现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下半年经济形势展望

  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认为,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政策逐渐稳定,我国三四季度GDP有可能超过5%,全年GDP或接近4.5%。为使今年下半年经济企稳,要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短期政策和长期政策相衔接。

  王一鸣认为,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经济动能切换的关键节点,应加大一揽子政策的实施力度。下半年应继续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落地,协同推进宏观经济动能转换。具体而言,要继续发挥投资对经济恢复的关键性作用;增强消费持续扩大的内生动力;加快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还要加快推出提振市场信心的改革和政策举措。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认为,应以“稳中求进”的策略应对今年下半年的经济形势。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角度去实现整体经济的稳定。同时,建议加大推进农民市民化等改革,释放改革红利。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认为,下半年要着力提升市场主体预期,推动国民经济重回增长轨道。市场主体的安全是经济安全的基础,需要避免超预期因素对市场主体造成超预期冲击。高培勇建议,宏观政策的着力点应向市场主体集聚,稳增长相关政策应紧盯市场主体,精准施策。

  如何看待风险

  关于如何看待风险,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表示,要防止下半年对经济调控政策的过度叠加,不宜过度放大短期风险,应重点考虑宏观经济政策短期稳增长和中期可持续性之间的平衡。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副院长黄益平指出,为保障我国下半年经济稳增长,要高度重视风险问题:一是关注全球经济形势走弱对我国下半年经济复苏的影响;二是关注经济复苏过程中微观层面的风险;三是关注疫情对中小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黄益平建议下半年应坚持抗疫政策,增加政策刺激,纾困微观主体的流动性压力。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决策咨询部主任孙学工认为,我国下半年经济增速的合理区间在5.5%-6%。在该预期下,相关政策出台前应充分考虑经济复苏的实际进度,防止出现政策短期内密集叠加造成的政策性市场波动。

  财政货币政策如何助力稳增长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政策条件下,财政货币政策又将如何助力稳增长?

  对此,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祝宝良提出,目前我国经济最主要的矛盾在于需求不足,下半年一是要稳定供给端企业的政策预期;二是要加大财政政策力度,发放支持服务业的消费券;三是货币政策要与财政政策紧密配合。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认为,我国宏观杠杆率仍处于上升周期,但由于前期趋紧的政策导向,居民部门杠杆率整体下降,企业部门资产负债接近衰退边缘,为保障今年下半年我国经济稳增长目标,政府部门在宏观杠杆率方面还应表现得更加积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陈道富认为,下半年要通过在激活市场预期、疏通政策堵点、发挥财政政策效力、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四方面发力,支撑下半年经济平稳运行;还要保护好金融体系信誉,引入投资银行的资源整合思维,合理设计风险处置机制。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主要从加强政策联动方面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加强防疫政策与经济政策的协调联动;第二,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联动,在流动性和偿付能力方面为市场主体纾困;第三,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定向支持作用,与产业政策协调联动;第四,探索建立市场化长效机制,提升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和可持续性。

  (中国银行保险报)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2年7月18日 10:14
下一篇 2022年7月18日 10:14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