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IPO日报
近期,南京肯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肯特股份”)提交了招股说明书,拟创业板上市,公开发行不超过2103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
IPO日报发现,肯特股份此次IPO是其5年后再闯关,其募资额较之前翻了一倍。
来源:图虫创意
5年后再闯IPO
据了解,肯特股份成立于2001年,由杨文光、潘国光、李玉山、刘海宁、余清怡、闵卫平、杨纳梅、郭沛中、赵瑞勇、林丰出资设立。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杨文光通过直接及间接的方式合计控制肯特股份36.6%的股权。此外,杨文光还与胡亚民、张荫谷、潘国光、曹建国、杨烨、孙克原签署了相关一致行动协议,杨文光及其一致行动人直接或间接合计控制肯特股份71.77%的股份表决权,因此杨文光为肯特股份的控股股东及实控人。
对此,肯特股份表示,虽然公司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但 实际控制人仍然可能通过行使股东投票权或者其他方式对公司的经营决策、财务 决策、重要人事任免等方面进行不当控制或干涉,会导致公司决策偏向实际控制人的利益,从而偏离公司及中小股东最佳利益的风险。
需要指出的是,IPO日报注意到,此次肯特股份创业板IPO是其再度闯关。
2017年9月,肯特股份提交申报稿被证监会所受理,欲创业板上市。然而,不知是何原因,肯特股份彼时IPO不了了之。第一次谋求上市以失败告终,而此次创业板IPO是其二度闯关。
实际上,肯特股份两次IPO的募资额存在不小的变化。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7年9月,肯特股份欲募集18175.78万元,而其此次IPO欲募集35215.5万元。
也就是说,5年的时间,肯特股份将募资额提高了一倍左右。
盈利质量差,毛利率持续下降
业务方面,肯特股份的主营业务为高性能工程塑料制品及组配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性能工程塑料材料选型、配方及产品设计等解决方案。
2019年-2021年(下称“报告期”),肯特股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4543.25万元、24511.03万元、31670.18万元,净利润分别为4551.13万元、4262.97万元、5332.58万元。
在上述时间段内,肯特股份的业绩呈现波动的情况,特别是2020年,肯特股份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同比下降。
IPO日报注意到,肯特股份的盈利质量较差。
招股说明书显示,报告期内,肯特股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028.7万元、3613.05万元、2960.25万元。
结合肯特股份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和净利润,可以计算出两者的比值分别为0.89、0.85、0.56。上述两者的比值均未超过1,且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
对此,一位注册会计师向IPO日报表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的比值大于1,证明企业能通过经营赚到现金,且上述比值越大,那么企业的盈利质量越好,反之越差。
除此之外,肯特股份的毛利率也存在持续下降的情况。
报告期内,肯特股份的毛利率分别为38.35%、37.46%、35.01%,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别为42.89%、43.07%、38.95%。
可以看出,在上述时间段内,肯特股份的毛利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且均始终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
对此,肯特股份表示,公司产品种类不一,各类产品的毛利率存在差异,当收入构成和成本构成发生变化、客户 要求产品降价或者产品成本上升时,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可能存在下滑的风险。
肯特股份的毛利率始终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或许是与其研发有关。
招股说明书显示,报告期内,肯特股份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88%、6.22%、5.34%,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别为5.97%、6.35%、5.89%。
也就是说,在上述时间段内,肯特股份的研发费用率始终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
END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