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差损是指保险资金投资运用收益率低于有效保险合同的平均预定利率而造成的亏损。
今天,从全球形势看,利率正在不断地走低,低利率时代已然到来,而且这种趋势可能会持续一段较长周期。对于产品结构以定价利率相对固定的保险产品为主、且投资风险管理能力有限的寿险公司而言,存在非常大的利差损风险。
利差损风险主要是归因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产品的定价,第二个是投资风险的管控,这两边均出现问题就容易引发利差损风险。以海外市场为例,例如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末都曾面临很大的利差损风险,甚至有保险公司因此破产。
当前在我国保险业,这两方面的问题都存在。目前,国内保险公司的产品定价有一定的惯性和市场非理性因素,过往的一些产品定价隐含的收益率假设偏高,加上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有些保险公司仍通过激进的定价策略和高结算利率来吸引客户。另一方面,国内寿险公司长于负债端管理能力,投资能力还非常缺乏,对于投资风险的管理能力还不够。
利差损风险危害大
一旦发生利差损,保险公司经营将面临巨大冲击,利差损下,投资收益无法覆盖产品的定价利率,就会出现卖的产品越多,亏损越大,企业偿付能力,现金流可能迅速枯竭,保险公司经营将无以为继,多个公司的利差损很容易演变成整个行业的系统风险,这种风险需要行业多年痛苦的消化。
“利差损带来大部分保单甚至全部保单的亏损。业务量越大,亏损越大。经济下行周期或者某一类投资出现长期巨大亏损,可能会导致整体投资陷入长期亏损。所以,利差损风险具有全局性、长期性特点,很容易形成系统性风险。”新华保险原董事长万峰指出。
1997年日本日产生命保险公司破产的消息,引起了国内外业内人士广泛关注。由于日产生命保险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末泡沫经济时期销售了大量预定利率为5%的个人养老金业务,在随后的几年里因日本利率低迷、银行降息,导致资金投资收益率低于预定利率,产生巨大利差损而导致破产。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末同样出现利差损问题,使得寿险公司产生了严重的利差损,这对于处于刚刚起步的我国寿险公司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规避利差损风险
那么对于保险公司,如何规避利差损风险?
第一,要抛弃定价竞争,寻求差异化策略,通过服务、品牌等优势建立自己的定价能力。
第二,要加强风控能力,在制定产品定价利率时保持相对保守策略。
第三,要保持多元化的产品结构。
第四,要做好资产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管理是指保险公司在风险偏好和其他约束条件下,持续对资产和负债相关策略进行制定、执行、监控和完善的过程。中国太保寿险董事长潘艳红表示,资产负债管理目标不再是简单的合规要求或是风险管理,而是追求一定风险水平下经济价值的最大化。衡量资产负债管理的目标体系也涉及长期经济价值、中期盈利能力、短期流动性以及偿付能力底线等多个维度。要规避利差损风险,就必须做好资产与负债管理。
第五,要加强投资风险管理能力建设。
(中国保险家)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