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监管频频出手 多家券商投行保代及高管被罚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陈燕青
今年以来,监管层对于投行违规的处罚力度不断加大,再有券商投行保代被监管处罚。证监会开出三份罚单,涉及国泰君安、海通证券、中银国际的6名保代。此外,北京证监局对华融证券投行业务分管高管李虎采取监管谈话措施。
具体来看,国泰君安两名保代被采取认定为不适当人选3个月措施;海通证券与中银国际各有两名保代被采取暂不受理与行政许可有关文件3个月措施。
证监会表示,经查,发现国泰君安保荐人郭威、刘爱亮保荐的2020年航新科技可转债项目,发行人公开发行上市当年即亏损。航新科技2020年年报显示,当年归母净利润亏损3.27亿元,业绩变脸,由盈转亏。
根据相关规定,发行人公开发行证券上市当年即亏损的,证监会可以暂停保荐机构的保荐业务资格3个月,对保荐代表人采取认定为不适当人选的监管措施,尚未盈利的企业或者已在证券发行募集文件中充分分析并揭示相关风险的除外。
为此,证监会决定认定郭威、刘爱亮为不适当人选,在2022年3月1日至2022年5月31日期间,不得担任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相关职务或者实际履行上述职务。
海通证券与中银国际证券的4名保代则是因保荐项目在上市当年利润下滑50%以上被罚。
证监会表示,经查,发现中银国际保代唐满云、陈默保荐的宝明科技首发项目,上市当年营业利润比上年下滑50%以上,发现海通证券保代王行健、张恒保荐的深圳新星可转债项目,可转债上市当年营业利润比上年下滑50%以上。为此,证监会决定,从3月1日至5月31日期间,暂不受理上述四人出具的与行政许可有关的文件,中止审查由其出具行政许可有关文件并已受理的行政许可申请。
此外,北京证监局还对华融证券投行高管李虎采取监管谈话。北京证监局表示,华融证券投行类业务存在业务制度体系不健全,收入递延覆盖不全面,专职合规人员配备不足等问题。李虎作为投行业务分管高管,对此负有直接责任。根据规定,决定对李虎采取监管谈话的措施。
今年以来,监管层对于券商投行违规频频出手,处罚力度也颇大。
上周三,国海证券公告,收到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因担任胜通债主承销商未勤勉尽责,证监会决定对国海证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1798万元,并处以60万元罚款。
1月中旬,浙江证监局连发8份监管公告,安信证券叶清文、戴铭川等两名保代两年内不得从事担任券商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相关职务或实际履行上述职务。
对此,知名财经评论员宋清辉指出,在注册制的背景下,IPO流程加快,部分保荐代表人尽职调查工作不够细致,甚至受到利益驱使,明知违规却不披露相关信息,监管层应进一步强化对投行相关责任人的处罚力度,以免部分公司“带病”融资。
审读:谭录岗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