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李正
继WTI原油价格7月5日跌破100美元/桶整数关之后,布伦特原油价格在7月6日跌破100美元/桶关口位。截至7月7日《证券日报》记者截稿,布伦特原油价格仍在100美元/桶附近小幅震荡,最低下探至98.5美元/桶,较6月9日创下的近期高点已累计下跌近19%。
长江商学院特约研究员瞿新荣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原油价格出现快速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受宏观因素的主导。近段时间以来,美国为应对通胀被迫加息,导致美元利率和汇率同时出现上涨,经济衰退风险隐现,国际市场上避险情绪占据主导,造成了投资者对原油价格的看空。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油价的快速回落,既有供应风险因素没有继续发酵的影响,也有需求增长预期恶化的影响,但总体来看,下跌主要是由于投资者心理预期变化所致,还没有体现在当前的商品基本面上。
叶银丹介绍,在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中,对俄海运油及成品油出口的禁运措施成为重点之一,从5月份的讨论开始到6月份禁令落地,制裁风险带来的供应担忧支撑原油价格在第二季度快速冲高,市场预期带动原油市场发生超买,供给风险占据主导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被高估,前期110美元/桶左右的油价中包含了较多的投机溢价。
“而进入第三季度后,市场情绪发生较大变化,市场预期的重心从此前的供给侧冲击快速向需求侧减量倾斜,一方面对需求减量形成高估,另一方面对此前的供应风险也有所低估,两者结合导致近期原油价格快速下跌。在近期供需基本面还没有出现显著变化的情况下,短期市场情绪继续发酵可能带动石油市场继续抛售。”叶银丹进一步分析,抛售只是短期现象,下半年原油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并未完全缓解,油价走势并不悲观。因为从供给端来看,今年下半年全球供给总量不会出现较大增量,OPEC增产大概率将被俄罗斯出口减少所抵消。而需求端方面,下半年在不发生美国经济硬着陆、欧债危机再度爆发等全球宏观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原油需求可能并没有当前市场所预期的那么悲观。
值得关注的是,受近段时间国际油价走弱拖累,A股市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板块出现了较大幅度下跌。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7月7日收盘,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板块指数(812038.EI)报收于802.38点,较6月15日创下的近期高点已累计跌去15.72%。
东海证券方面表示,虽然海外成品油紧张局势在下半年或出现缓解,但预计布伦特原油均价仍在80美元/桶-120美元/桶范围内波动,所以开采行业仍将保持较高盈利。同时,油价维持高位,利好具备油气资源的标的,预计处于产业链上游的石油和天然气项目将保持快速增长,资本开支出现反弹,加大油服行业的产能订单及业绩释放。
叶银丹分析称:“由于上半年海外新冠疫情加剧,一些石油开采板块上市公司资本开支以及开采工作量不及预期,预计下半年为完成全年目标,有望加速资本开支及其他工作进度,业绩可能环比改善。”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