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连续4天30亿逆回购,释放资金面常态化信号

7月7日早间,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继续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10%。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这已经是本周连续第四天开展逆回购操作,因今日

央行连续4天30亿逆回购,释放资金面常态化信号

  7月7日早间,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继续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10%。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这已经是本周连续第四天开展逆回购操作,因今日有800亿元逆回购到期,人民银行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770亿元。

  本周连续逆回购规模小,中标利率低值得关注。多位业内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中国货币政策正陷入两难境地,从连续四天30亿元的低量逆回购货币政策来看,或正处于观望状态。此外,持续较低的利率水平也值得关注,从维持较低的利率水平可以看出,市场流动性依然充裕。

  连续4天逆回购

  7月7日早间,央行发布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当日开展30亿元逆回购操作,期限为7天,中标利率维持在2.10%。

  7月4日开始,7天30亿元逆回购操作已经连续开展了4天,总计净回笼资金3780亿元。Wind数据显示,30亿元的7天期逆回购操作量是今年以来最低值,也是2021年1月曾实施20亿逆回购操作量以来最低值。2021年2月20日至今,央行每个交易日持续进行逆回购投放量均在100亿元及以上。

  “与近两年相比,2022年逆回购整体操作规模较小,5、6月份甚至连续维持零净投放量,可以看出市场流动性相当充裕。”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分析指出。

图片来源:华夏时报制图(单位:亿元)图片来源:华夏时报制图(单位:亿元)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吴信如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目前中国的货币政策已经陷入两难。从疫情等影响下经济下滑和就业困难角度看,货币应该保持宽松;但是从国内油价波动上涨、PPI涨幅高位、存在通货膨胀压力等以及美国加息缩表的角度看,中国货币政策应该收紧。”

  “在这种两难的情况下,连续实施30亿低量逆回购,可以看出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动作幅度小,或是处于观望状态。”吴信如分析指出。

  进入下半年,低量逆回购常态化或是体现经济正持续恢复的好信号

  业内市场人士向本报记者分析指出:“一般来说,低量逆回购常态化在经济回暖的时期会出现,如2020年5月、6月以及2021年初经济增长逐步恢复,曾持续开展连续小规模逆回购情况。当前疫情好转。国内经济也正在逐步回暖修复,央行采取低量逆回购常态化,也体现了宽信用目标正在回归。最近一段时间或会持续维持低量低利率逆回购。”

  “北京时间周四凌晨2点美联储公布的6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指出,在通胀持续飙升、经济衰退警报拉响的背景下,7月会议是否将加息50或75个基点,成为关注焦点。此举也会对我国货币政策产生较大影响。”上述市场人士介绍。

  释放资金面常态化的信号

  本周持续30亿逆回购,市场人士认为,此举是在向市场传递下半年资金面常态化的信号,而非货币政策转向收紧的信号。

  广发固收刘郁团队分析报告指出,随着疫情影响的退去,资金面或早或晚会回归常态。回归节奏上,关注失业率和工业增加值的修复情况。资金利率回归常态,并不意味着资金面收紧,隔夜利率中枢或维持在1.8-1.9%区间,预计仍低于7天逆回购利率,属于货币偏宽松的状态。这一过程,对中长端利率的影响不大,调整压力可能集中在短端利率资产,如1年及以内的利率债、信用债和同业存单等。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6月底召开的2022年第二季度例会指出,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稳中求进”仍是主要基调。

  央行此前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搞好跨周期调节,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下一步,深入研判流动性供求形势,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进一步提高操作的前瞻性、灵活性和有效性,稳定好市场预期。

  此外,当下债市杠杆率提升,从百亿逆回购降至30亿逆回购,广发固收刘郁团队认为,这间接给债市较高的杠杆率“提醒”,6月末银行间隔夜利率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季节性波动,这种波动与较高的杠杆资金需求不无关联。

  “后续流动性回归常态的过程,仍取决于宽信用和经济状况,以及债市杠杆率情况,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广发固收刘郁团队指出。

  (来源:华夏时报)

©本文由入驻清一色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2年7月7日 19:16
下一篇 2022年7月7日 19:16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