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突破千万辆大关,保有量占比将成为下个首要目标

我国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001万辆,保有量占比高达3.23%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随着6月电动车销量的爆发顺利进入了新的阶段,根据7月6日公安部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001万辆,其中,今年上半年我国新注册登记的新能源汽车就高达220.9万辆,同比增长100.26%,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1、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增量指标已经完成目标

此前行业内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关注更多集中在电动车的销量、同环比的增速情况以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等指标因素上面,而这些因素主要都是新能源汽车的增量情况的变化,而这次新能源保有量出现突破,则是新能源汽车的存量情况也得到了不小的提升。增量和存量这两方面分开来看,其中增量方面,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目标是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

虽然我国在2021年,新能源汽车全年超预期的实现了销量352.1万辆,同比增速高达157.5%,新能源渗透率更是提升至13.4%,相比2020年提升8个百分点左右,距离20%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目标已经不远。但是根据2022年1月24日我国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给出的最新目标来看,我国并未因为新能源发展迅猛就急功近利的提升渗透率目标要求,仍然是要求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虽然这一目标其实新能源汽车乘用车在2022年上半年每个月甚至2021年下半年的数个月份中就已经得到实现。

清一色财经·见智研究(公众号:见智研究Pro)认为,我国新的工作方案并没有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目标背后的主要原因,或在于两点。首先,考虑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以及购置税减免都将在2022年年底全部取消,而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无论是终端电动车本身还是动力电池,亦或是最上游的原材料价格从去年开始就在持续涨价,所以担心我国的新能源汽车高渗透率无法长久维持,或出现部分波动。

其实有关新能源汽车高渗透率波动这一点在欧洲的新能源汽车表现上就有所体现,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在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刺激下在过去几年取得了非常大的增长,但是随着欧洲的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出现部分回撤以后,欧洲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也同步出现了小幅的回调,新能源汽汽车市场也呈现了需求增长乏力的趋势。

然后,2021年的新能源汽车超预期的高渗透率本身也是事出有因,除了新能源汽车销量绝对值本身的确有较大提升以外(2018-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稳定在130万辆左右,几乎没有增长),还有两个重要原因:第一,作为分母的我国汽车整体的销量由于从2017年开始持续下滑,已经从2888万辆下降到2531万辆,所以导致基数是偏低的;第二,作为对照组的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由于疫情影响,销量其实仅仅只有136.7万辆,同比增速才10%左右,所以导致2021年的增速就显得偏高。

2、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存量指标任重道远

而新能源汽车存量方面,清一色财经·见智研究认为(公众号:见智研究Pro),燃油车作为已经运行了数十年的主要交通工具,其保有量是以亿来计算,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屡屡达到20%以上,但是从存量的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占比仅为3.23%新能源汽车想要完全取代燃油车的主流地位,显然还是任重道远。当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也能达到20%左右时,新能源汽车或将出现全面取缔燃油车的局面。

但是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迅速提升也值得重点关注,在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才达到784万辆(占汽车总保有总量的2.6%),换而言之,我国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完成了千万辆大关的突破,且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汽车总量的比例高达3.23%(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4.06亿辆),相比起2017年的0.7%的保有量占比也有着近5倍的提升,且与同为新能源汽车主要市场的美国相比,其增量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在今年上半年尚不足6%(2021年更是只有4%左右),所以此次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千万辆,且保有量占比也有不小的提升,也印证着我国新能源汽车无论是存量还是增量都在迅速发展,且都在全球占据前沿地位。电动车突破千万辆大关,保有量占比将成为下个首要目标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2年7月6日 19:36
下一篇 2022年7月6日 19:36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