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消息,2022年“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期间,为了更好的宣传保险知识,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新浪财经联合开设“金融保险知识普及”线上论坛。今天上午10:00,第二场论坛直播开启,主题为“践行ESG理念,促进高质量发展”。 人保集团证券事务代表、董事会/监事会办公室总经理曾上游,平安集团联席CEO、首席财务官姚波,太保集团董事会秘书苏少军,泰康集团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投资官、泰康资产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段国圣,中信保诚人寿总经理助理、董事会秘书邱文光五位嘉宾出席本场论坛并发表演讲。
平安集团联席CEO、首席财务官姚波演讲的题目为《坚持长期主义,践行可持续发展》。
姚波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在银保监会的指导下,保险业强化主体责任,以人民为中心,为实体经济注金融活水,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姚波表示,中国平安充分认识到环境、社会和治理原则(ESG)对社会、客户、投资人、业务等方面带来的巨大机遇和挑战,将ESG理念贯穿到了业务模式、风险管理以及决策流程之中,积极把握金融ESG转型先机。
以下为姚波演讲全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在银保监会的指导下,保险业强化主体责任,以人民为中心,为实体经济注金融活水,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中国平安充分认识到环境、社会和治理原则(ESG)对社会、客户、投资人、业务等方面带来的巨大机遇和挑战,将ESG理念贯穿到了业务模式、风险管理以及决策流程之中,积极把握金融ESG转型先机。
自上市以来,中国平安始终坚持长期主义,践行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营收、纳税等指标年均逾20%的复合增长,目前总资产已突破10万亿元,成为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多元保险集团。在治理方面,平安持续完善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为稳健经营保驾护航;在环境方面,运用领先科技赋能环境保护与治理,推动构建环境友好型商业生态;在社会方面,坚守责任投资理念,依托综合金融优势全力支持绿色发展,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达成。
凭借在在应对气候变化、实践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深入探索和创新实践,平安成为中国首个以资产所有者身份签署UNPRI、气候行动100+、“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GIP)的企业,以及大陆首家签署UNEPFI可持续保险原则( PSI )的公司。
一、坚定不移贯彻ESG治理
将ESG融入企业DNA,积极投身ESG治理。2017年,平安率先将ESG上升到公司战略层面,构建和实践科学、专业的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和清晰、透明的ESG治理结构,首次在集团执行委员会下的投资者关系委员会中增加了ESG职能,全面负责公司ESG事务,公司董事会对ESG管理和气候变化问题承担整体责任,持续指导集团所有职能中心和成员公司更加体系化地加强企业治理和业务可持续发展。
为了将可持续理念和标准全面融入企业战略和流程管理等各个方面,平安在ESG治理转型上聚焦两大定位,一是负责任的上市公司,二是负责任的险资机构,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上市公司层面,至2021年底,公司被富时罗素、恒生可持续发展指数企业基准指数等纳入为成分股,在全球碳披露项目( CDP )中获评A-级,为中国内地金融企业取得的最高评级,并被MSCI ESG评级为BBB级,处于国内保险业领先地位。在责任投资方面,截至2021年底,平安负责任投融资规模近1.2万亿元,绿色投融资规模超2200亿元。2021年11月,平安宣布将于2030年之前实现运营碳中和,同时成为全国第一家披露了总体资产碳排放的金融机构。
二、创新探索ESG责任投资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金融机构引导资本投入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领域。2021年,平安在国内率先制定并发布“绿色金融+”升级行动规划,充分发挥绿色投资、绿色信贷和绿色保险作用,全面深化绿色金融布局。在授信决策、贷款审批、资金价格、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资产组合中,将环境气候和社会风险作为参数予以重点考量。平安与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发布“新华CN-ESG评价体系”,聚焦中国企业ESG核心问题,为ESG风控、模型构建、投资组合管理的整合应用提供智慧化工具和数据支持。
金融活水促进绿色产业发展,是平安在碳中和领域的重要发力点。以平安资本为例,围绕“碳中和”“科技创新”两大领域,产生了包括三川能源、宁德时代等诸多优秀绿色投资案例。绿色信贷层面,如平安银行曾连续4年累计投入52.3亿元资金,支持白鹤滩水电站建设等,全力保障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的核心工程落成发电。
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平安将牢牢铭记服务国计民生的初心和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发展理念,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助力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不懈奋斗。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