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中概股加入回港潮!金融壹账通以介绍方式登陆港交所,首日涨幅8.19%

华夏时报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以沪深两地为双总部、并在纽交所上市的平安旗下金融科技“独角兽”金融壹账通(06638.HK),7月4日以介绍方式在港交所挂牌交易,成为业内首只以“双重

又一中概股加入回港潮!金融壹账通以介绍方式登陆港交所,首日涨幅8.19%

  华夏时报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以沪深两地为双总部、并在纽交所上市的平安旗下金融科技“独角兽”金融壹账通(06638.HK),7月4日以介绍方式在港交所挂牌交易,成为业内首只以“双重主要上市”方式回港的金融科技中概股。

  “金融壹账通成功登陆香港交易所是迈向新阶段的又一标志,公司将继续秉持专业、科技创造价值的初心,以技术+业务为金融数字化转型蓝图而注智赋能。对于金融壹账通而言,保持美国和中国香港两地上市的地位,对进一步提升知名度,打开东南亚市场、提升在资本市场上的地位和能力、拓宽投资群体,具有重要意义。”金融壹账通董事长叶望春在上市交流会上表示。

  不过,有业内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自今年一季度金融壹账通“发声”要回归港股后,仅用了三个月就完成了上市进程,主要原因是规避中概股被摘牌的风险,此外也是因为公司股价在纽交所距离其发行价已经缩水超过80%。

  “很多中概股股价距离上市发行价一到两成之间,继续留在美股市场意义似乎也不是很大,因此当前就金融科技中概股公司而言,不只一家筹划回归。尤其是总部在上海的多家金融科技中概股,未来都有意以双重主要上市的方式回归港股。”7月5日,上海一家券商机构金融科技行业分析师刘斌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介绍方式回归港股

  在上市首日,金融壹账通以5.4港元报收,涨幅1.89%;在美股市场,金融壹账当日也以8.19%的涨幅报收1.85美元/股。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壹账通以介绍方式在香港“双重主要上市”,这种方式还比较少见。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所谓介绍方式上市,主要指不进行融资的挂牌上市行为,即金融壹账通在上市前不需要拿出股票向社会公众销售,而是直接向证券交易所申请,获得将其证券在证券市场上挂牌买卖的资格,本身并不涉及资金的筹集。

  此前公司发布公告显示,本次赴港上市金融壹账通股本将不会出现变动,股份将以每手500股买卖,在香港及纽交所拥有双重第一上市地位,则能够把握机会同时在两个不同的股票市场集资,吸引不同背景的投资者,有助于增加股份的流通。此外,也有助于提升公司知名度,协同公司正在东南亚等地区开拓的业务。

  记者梳理发现,截至2022年6月,采取双重主要上市方式回港的中概股公司分别来自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行业等7家公司,而在金融科技行业,自2020年以来,包括360数科、乐信、信也科技等多家美股上市公司都曾被传出有赴港交所上市计划,金融壹账通则是业内首家成为双重主要上市的“独角兽”。

  “这两年随着地缘政治和国际资本市场一些风波,同时考虑到公司发展进程以及不断拓宽的服务地域,我们愈发觉得在香港上市势在必行。”对于回归港股上市,叶望春也在4日如是解释。

  金融壹账通CEO沈崇锋则向《华夏时报》记者列出了三大回港上市的理由:第一由于金融壹账通本身服务金融机构,因此回归港股是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第二目前金融壹账通股价被低估,如果回归香港市场,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渠道;第三这也证明公司对未来经营更加有信心。

  “双重主要上市即在原有上市地继续保持上市交易地位同时,在港交所也申请主要上市,同时满足两地对上市公司的各项监管要求。这种方式不发新股,不涉及再融资,过程很简单,因此也比较快,直接挂牌交易就可以。比如金融壹账通,部分现有股东愿意将股票从美国转至中国香港,公司拟为投资者安排4次批量转换安排,并将在额度内帮助投资者减免转换费用。上市后投资者也可自行将所持股份转换至香港。2019年12月金融壹账通在纽交所上市后股价便一直下行,期间管理层多次出手回购股份,也有为当前回归港股的目的。”对此港股市场券商分析师Stephen Zhang7月5日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此外,根据财报数据显示,金融壹账通成立7年以来,虽然过去3年收入实现超过33%的复合年增长率,但至今尚未实现盈利。5月份金融壹账通2022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业绩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4.3%至10.19亿元,为过去三个季度的最快增速;公司调整后的净亏损率由37.2%同比收窄至27.6%,实现了接近双位数的收窄幅度。

  中概股回流大势所趋

  去年11月,港交所放宽二次上市及双重主要上市规则,鼓励中概股回港上市。彼时中金公司就预计,外部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叠加港交所拓宽双重主要上市接纳度,未来越来越多的海外发行人将选择以“双重主要上市”的方式回归港股,同时现有或已申请第二上市的公司可能将在港股申请主要上市地位。

  “缺乏大型的IPO,上半年在香港前十大IPO筹资额缩水了九成,一共募资了150.3亿港元,占上半年筹资额的85%。跟去年同期相比,前十大IPO筹资额下降了91%,前十大中有4家是生物科技与健康企业,但筹资额最多的是TMT行业。未来港股市场中概股回归将是主要趋势。”安永审计服务合伙人刘国华分析指出。

  而就金融科技中概股公司而言,为寻求估值修复,目前也不只一家公司在筹划回归。据记者了解,以消费信贷业务为主的四家金融科技中概股公司,信也科技、乐信、360数科以及小赢科技中有两家已经明确表态将回归港股。在财富管理领域,诺亚财富已经在港交所申请了二次上市。

  根据美国SEC官网显示,截至今年5月9日,美国证交所将包括新氧、AEHL(原中国陶瓷)、爱点击互动、陆金所控股、库客音乐、兰亭集势、叮咚买菜、金山云、滴滴全球、趣头条、51Talk无忧英语等纳入“预摘牌”名单,这是自3月份以来第七批被纳入名单的中概股公司,至此,这也使得名单上的“预摘牌”中概股数量上升至116家。

  “中概股回归是大势所趋,对于这些机构来说,或者选择从美股退市,或者就以介绍方式回归,前者对于海外市场投资人的影响比较大,后者则平缓一些,相当于管理层、大股东通过逐步回购的方式将副本从美股挪到港股,本身这些中概股的股本并不大,因此耗费的资本不会太多。”刘国华表示。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2年7月5日 13:38
下一篇 2022年7月5日 13:45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