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区大豆根腐病发生较重。大豆根腐病在大豆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生。大豆根腐病的田间发生率在80%以上,主要危害大豆根系,影响其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在主根下半部先出现褐色条斑,以后逐渐扩大,表皮及皮层变黑腐烂,严重时主根下半部烂掉。叶片由下而上逐渐变黄,植株矮化,结荚少,严重时植株死亡。
大豆属于浅根系作物特别是玉米茬,反而更容易得根腐病和疫霉根腐病,原因是玉米茬不烧秸秆,土壤有疫霉病菌,从而破坏大豆根系的生长,让这个病原菌更容易侵染到大豆的根系上。同时重茬也要注意预防根腐病。
>>>>根腐病症状
苗期或成株期,主要被害部位为主根,一般病部病斑为褐色至黑褐色或赤褐色小斑点,以后迅速扩大呈梭形、长条形、不规则形大斑,以致使整个主根变为红褪色或黑褐色,溃疡状、皮层腐烂,病部细缢,有的凹陷,重者因主根受害使侧根和须根脱落,主根变成秃根。一般根部受害,病株地上部长势很弱,叶片黄而小,植株矮化,分枝少,重者可死亡。轻者虽可继续生长,但叶片变黄以至提早脱落,结荚少,粒小。
>>>>发生规律
播种过早或过深,均因土温低、幼苗出土缓慢而发病。土壤黏重、排水不良、重茬及耕作粗放的发病重。地下害虫及除草剂使用不当,对大豆幼苗产生药害,会加重该病发生。
>>>>综合防治
一、药剂防治:
①、甲霜恶霉灵+宁南霉素+芸苔素+叶面肥。
②、28-高芸苔素•吲哚乙酸+41%甲硫•戊唑醇。
二、农业防治 :
抓紧中耕撤墒、抓紧中耕、抓紧二次中耕
来源:东北农业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